铭记初心使命 勇攀创新高峰

2019-08-11 15:01: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在石油这样的传统行业,科技含量也与日俱增。资料图片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C919试飞团队在工作。新华社发

    海归博士岳巧云在检验检疫一线岗位上不断创新。资料图片

    伍晓林团队在实验室。资料图片

 
  【强国密码】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光明日报国内政治部联合主办】

  8月2日至7日,受党中央、国务院邀请,58名专家人才来到北戴河休假。他们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涌现出的优秀专家人才代表,为祖国的科技创新、社会进步、人民幸福作出了突出贡献,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建设者,更是开拓者。

  平时整日忙于工作,即使在这段难得的休假时光里,专家们的话题也总是离不开科技报国、创新驱动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他们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科研工作者更要永葆初心使命,继续弘扬爱国奋斗精神,敢为天下先,敢走别人没走过的路,努力攀登世界科技高峰。

1.“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创新”

  “信息化时代,创新已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每一项成绩的取得,背后都有创新力量和创新成果在支撑。”这是来自各行各业的休假专家的共同感受。

  “油尽城衰”曾是一些人对大庆油田未来的担心和疑虑,如今大庆油田又提出了创建百年油田的目标。大庆油田凭什么“夸下海口”?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大庆油田公司首席技术专家伍晓林说:“凭的就是敢于挑战极限的自主创新精神,凭的就是大庆不断突破创新的世界领先的采油技术。”

  “石油是‘石头里的油’,它像水浸透在海绵里一样浸透在石头里。在大庆这个陆相油田,石油储藏在比绒毛还要细的地下岩石空隙中。”伍晓林说,大庆油田早期应用的一次采油技术(也叫“一采”),是靠地层自身压力把油“顶”出来,后来应用的二次采油技术(也叫“二采”),是向地下注水把油“挤”出来,而现在应用的三次采油技术(也叫“三采”),则是靠化学剂——好比是用超强“洗衣液”把油从地底下给“洗”出来。

  自2007年开始在大庆油田逐步进行工业推广的“三元复合驱油技术”,因使用的驱油剂含有碱、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三种成分组成而得名。伍晓林是“三元复合驱”中“三元”最关键“一元”——表面活性剂的发明者。

  1994年,研究生毕业的伍晓林主动申请来到大庆油田工作,就是瞄准了“三采”技术中表面活性剂这个关键点。“那时,油田里还没人研究表面活性剂,我就一个人开始日夜琢磨,没有设备就借同事的设备,人家白天用我晚上用,人家工作日用我周日用。”他说,经过自己几年时间的摸索与钻研,对表面活性剂的认识有了初步成果后,终于得到油田的支持,慢慢有了团队,组建了实验室,拿了8个国家专利,攻克了“三采”世界级难题,最终实现了表面活性剂的国产化,为推动大庆油田采收率技术和储备技术的快速发展并进军海外作出重要贡献。

  现在的大庆油田,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三采”基地,聚合物驱油的年产油量已经突破1000万吨,占油田总产量的三分之一,随着“三元复合驱”工业应用面的不断扩大,“三采”的量还将进一步扩大。

  “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1949年出生的郑金贵是新中国的同龄人,曾任福建农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的他十分关注创新人才的培养。他说:“让一线科技工作者多一份获得感、使命感、荣誉感,既能进一步促进科技人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也将更有助于让科研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成为孩子们尊崇向往的职业,从而使创新的土壤更加深厚、创新的未来更加可期。”

2.在创新实干中建功立业

  北戴河休假期间,正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全党深入开展,专家们倍感振奋与鼓舞。

  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科技创新容不得半点虚假,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无论是“两弹一星”、载人航天、超级计算机、高铁、大飞机等重大技术工程,还是合成牛胰岛素、青蒿素、乙肝病毒受体等重大原创发现,无一不是科研人员历经千难万险、脚踏实地攻关取得的成果。

  “人才的意义和价值,从来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休假专家们说,“科学研究的动力不仅仅来自于好奇心和成就感,更来自于解决国家需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019年3月12日,世界上直径最长、重量最大的无焊缝整体不锈钢环形锻件在山东伊莱特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顺利轧制成功,该巨型环锻件将应用于我国第四代核电机组,其成功研制将有力地保障我国核工业领域重大装备的实施。

  这个巨型环锻件的坯料,是使用天津市天锻压力机有限公司研发的13500吨锻造压力机进行加工的。休假专家中唯一的80后、天津市天锻压力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高峰,正是实施这个项目的负责人。

  斯文而清瘦的潘高峰,是研发世界高端压力机的领军人才。在他从事液压机设计与研发工作的16年间,承担或参与国家重大项目5项,省部级科技项目4项,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奖和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4项,并获得授权专利10项。面对这些耀眼的成绩,他的感悟只有一个:“科研道路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积累到一定程度,创新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来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段宝岩长期走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致力于高性能电子装备机电耦合理论及应用研究,成果应用于探月、神舟飞船、主力战舰及号称“超级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他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各行各业已经越来越多走入科研的‘无人区’,没办法再跟踪模仿,只能自己开拓出一条新路。”

  “在当前的科技水平下,很多事情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科技人员做不到。”段宝岩介绍,我国于2008年将空间太阳能电站研发工作纳入国家先期研究规划,近年来已在无线能量传输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当前,我国在空间太阳能电站研究方面初步实现从“跟跑”到“并跑”,成为国际上推动空间太阳能电站发展的重要力量。

  空间太阳能电站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太阳能发电装置将太阳能转化成为电能;能量转换装置将电能转换成微波或激光等形式,并利用发射装置向地面发送波束;地面接收系统接收空间传输的波束,通过转换装置将其转换成为电能接入电网。

  “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建设太阳能电站,可为人类提供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这是以前人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现在我们不仅已启动相关研究,而且正日益向目标接近。”段宝岩说,“科研工作者要在新时代建功立业,必须不断深化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活力,以开拓创新的实践将科技强国进行到底。”

3.“创新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

  “科技创新是探索真理、造福人类的事业,伟大而又艰辛,其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休假专家们在交流中表示,“无论是探索自然奥秘还是技术攻关,都需心存敬畏、尊重规律,不能投机取巧,更不能揠苗助长。”

  在传统印象里,地质锤、放大镜、罗盘是地质人的“三大件”。“我们的‘三大件’早已变成了掌上机、全球定位仪(GPS)和遥控影像仪。”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总工程师潘彤说,“科技发展到今时今日,地质勘探工作中的科技含量日益提高,科技创新已成为支撑勘探工作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力量。”

  1988年7月,潘彤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青海丰富多样的地质地貌现象和矿床成因,成为他埋头研究、施展身手的大舞台。他从物探队技术员干起,时刻不忘学习和深入研究,先后攻读了硕士和博士学位。成长为总工程师后,他更是严格坚守科学精神,组织带领全局科技人员一同协同创新、艰苦探索,挑战生命禁区,攻克了一批重大科学难题。

  ——通过对沱沱河地区铅锌成矿规律的探索,使多才玛铅锌矿矿区内新增铅锌银金属资源储量近千万吨,总价值超2000亿元,为国家提供了重要战略储备基地。

  ——在柴达木盆地西部,运用深部水文地质钻探、地震资料解译等新的找矿方法,开辟新的钾盐资源找矿空间,再造了一个察尔汗盐湖,为国家提交了新的钾盐资源后备基地。

  30年来,潘彤和队友的足迹遍布青海的山川大河,累计发现各类大中型矿产十余处,潜在经济价值500亿元以上。他还凭借自己扎实的专业素养,提升矿床理论,使青藏高原的矿藏得以可持续勘探与开发。

  “创新成果需要有高精尖科研与技术为后盾,但创新的过程可不全是高大上、高精尖的。”广东省中山海关技术中心研究员岳巧云的话引起休假专家的共鸣。

  岳巧云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2002年、2003年两赴英国剑桥大学做访问学者,2004年再赴英国在东安格利亚大学生物系做博士后、高级副研究员。然而,“梁园虽好,终非故乡”,在国外越久岳巧云越思念祖国。2007年12月,她回国来到当时的中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现因机构整合,已并入中山海关),成为一名守护国门生物安全的卫士。

  在检验检疫一线岗位上,岳巧云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推动“十二五”国家支撑计划项目“检疫性有害生物DNA条形码检测数据库建设及应用”的立项,并承担其中“医学媒介生物DNA条形码检测技术的研究及示范应用”课题,这也是检验检疫分支单位首次承担重量级国家课题。

  为了保证数据库收集的生物种类足够多样化,岳巧云带领课题组跑遍全国大江南北,采集苍蝇、蟑螂、蚊子等生物标本。为寻找标本,越是脏的地方就越要往里钻。天亮前就得出发,赶在昆虫活动的活跃期去捕捉标本,子夜时分等昆虫睡了才能收工。回到宾馆,还要整理制作样本,往往要工作到凌晨。

  目前,岳巧云的实验室已收集病媒生物500余种,7万余头,获得DNA条形码2万余条,共计截获32种病媒生物,其中截获国内未见分布生物8种。“对我们而言,谈到‘敬业精神’,不仅仅意味着我们要能够艰苦奋斗和兢兢业业,还要求我们要有足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岳巧云这样说。

  “奋斗诠释初心,实干践行使命。”段宝岩说出了休假专家的共同心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广大科技人员唯有不懈创新践行初心使命,方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