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在莱芜】重磅!新华内参点赞新时代文明实践“莱芜方案”……
7月12日,由新华通讯社主管中国经济信息社主办的《高管信息·山东》“齐鲁聚焦”栏目以近4000字的篇幅刊登了莱芜区立足实际、整合资源、建设阵地、形成体系,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鲜活做法,为全省、全市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提供了“莱芜方案”,现原文转发,敬请关注。
莱芜从“一碗热茶”开始做活文明实践
新华社信息讯 2018年,济南市莱芜区成为山东省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区,莱芜区立足实际、整合资源、建设阵地、形成体系,通过“六进家”多元形式,完善机制、加大投入、强化监督保障措施,将工作做深做细。经过一年努力,全区区镇村三级机构陆续建立,以群众身边的“百姓之家”打通宣传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一碗热茶暖人心文明之花开全区
纷纷车马客,如集市人博。早春时节,莱芜区羊里镇集市人流如织。行人最密集处,一张“大碗茶文明实践驿站”的旗帜迎风招展,引发行人关注:“一碗茶”何以传播文明,实践文明?
“群众在哪里,文明就在哪里,实践就在哪里。”羊里镇党委书记胥会先说,“文以化人、文以载道,文明只有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才会永葆生机。”
而茶水驿站的用意就在于此。胥会先说,早年间,人们在集市、街巷口摆置茶水摊,“一杯热茶,奉给路人解渴解乏,情暖人心”简单、清朗、真诚、友善的文明之风通过一杯热茶传递情意,让美好的期许春风化雨、沁人心脾,实为有益之举。
为将好事办好,羊里镇投资30余万元,对驿站做了精心设计:空间上形成阅览、文娱、交流功能分区;服务上提供大碗茶、手机充电器、电动车充电桩、保健急救箱等周到服务。群众驻足小憩期间,工作人员宣讲政策、分发图册、传播文明,让人们轻松学习。留得住人,才能进得了心。大碗茶的实践成为莱芜区的典型案例。莱芜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宁说,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既是政治工程、战略工程,又是民心工程。作为全省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区,莱芜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搭建服务阵地,将宣传教育寓于服务之中,打造扎根基层“永不撤离的队伍”、群众身边的“百姓之家”。
实践中,他们没有大费周章另起炉灶,而是借助便民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村级办公场所既有设施,整合提升,打造区镇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中心、所、站),建成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身体育等服务平台,统筹使用、协同运行,从而快速形成规模,重塑品质资源。
数据显示,目前莱芜区已建成三级文明实践阵地762个,开展活动6500余场次,借助老区红色文化建立文明实践基地25个,其中山东省工委旧址被省直机关工委确定为首个党性教育基地,培训学员5.4万余人次,使得文明之花开遍全区。
"六进家”打通文化传播“最后一米”
莱芜区有14个镇(街)、4个省级功能区、772个村(居),总人口94万。面对山区多、农村多、分布散的现状,有限资源如何打通宣传服务“最后一米”,让文明实践既不“空对空”,又不是“一阵风”?对此,莱芜区委书记马保岭表示,群众的需要就是努力的方向。莱芜先期选择72个样板村(居)先行试点,着力打造党建引领型、市民教育型、产业发展型、科技兴农型、文化传承型等“五型”村居。与此同时,利用移风易俗城乡结对、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新农村新生活”培训、“小手拉大手”宣传教育、第一书记任职村示范创建等载体,加强示范引领,增加群众获得感,提高文明素养。可是,有形的中心好建,无形的文明难传。为让文明实践中心在群众心里落地生根,莱芜下足绣花功夫,探索“六进家”活动形式。
一是“思想进家,家家信”,重点突出“讲”。区级组建300人的双百宣讲团,围绕中央精神展开2000余次系列宣讲,让6万余人受益。莱芜由此获评省级社科普及示范区。此外,借助村级“大喇叭工程”开设700余个“书记广播电台,让理论思想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是“道德进家,家家和”,重点突出“评”。去年评选身边好人365个、文明家庭130户、好媳妇好婆婆754个,携手120人启动“百名好人讲莱芜”活动,让“忠孝、诚信”传统广泛弘扬。三是“文化进家,家家乐”,重点突出“乐”。借力庄户剧团喜闻乐见表现形式,开展1500余场文艺下基层、消夏等主题晚会,将移风易俗、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厚植人心。
四是“政策进家,家家暖”,重点突出“帮”。围绕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文旅康养中心工作,开展“生活帮”志愿服务,为群众破解1200多个生活难题,温暖了百姓心窝,让邻里关系更融洽。
五是“法律进家,家家安”,重点突出“学”。围绕扫黑除恶、文明促进、禁燃禁放等重点工作,组织学习宣传,加强督查执法,发放明白纸40余万份,外出宣传1650余次,让文明从法律层面深入人心。
六是“科技进家,家家富”,重点突出“教”。立足特色产业,开展“三下乡”培训70余场次,前往齐鲁时代楷模陈明利创办的蔬菜合作社实地教学,让群众鼓足口袋富足脑袋。
调研发现,得益于“六进家”活动的全面铺开,莱芜区文明实践工作呈现可喜局面。全区城乡活动同步进行、同质推送、同量输出,为基层提供更好服务,让群众获得切实收益。
“我种庄稼,你种文明:选地选种,更要用心”
如今的莱芜区口镇下水河村,道路宽敞整洁,民居青砖白墙,犹如江南田园一般。而在过去,这里曾是远近闻名的薄弱村、空壳村村支部书记郑传尧说,下水河不靠山、不靠海、不靠城、不靠大企业,集体经济一度负债150万元,全村没条像样的路、通透的街。走到今天,全靠党员群众一股劲。这也正是下水河赢得未来的经验财富。听党话、跟党走,聚民心、换村容。二十年来,下水河从每天一次干部早会,每周一次“两委”例会,每月一次群众述职,每半年一次履职测评,每年十件实事“五个一”具体实践一路走来,久久为功建成一村一品(香肠)、一村一街(万顺商业街)、一村一廊(文化长廊)、一村一场(文化广场)、一村一馆(村史馆)、一村一堂(文化礼堂)、一村一园(幼儿园)、一村一院(福院)、一村一厅(告别大厅)、一村一服务中心(为民服务中心)十项特色工程。
“大道理不能光挂在墙上,必须和真体验相结合,才能留住人说动心、有改变”。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下水河逐步形成“6+3+1+1”发展新路:“6”即组建工会、艺术团、爱心车队等六个小组;“3”即每个党员帮包2个困难户、认领1个岗位;“1”为“群众动嘴,干部跑腿”一站式代理服务;另一个“1”是实施党员积分管理,评先树优、表彰先进,建成“群众自己的服务站”。
下水河的“创业史”,让外来人深为感慨,也激发全村百姓尤其是年轻后生们砥砺前行。“我种庄稼,你‘种’文明,都是一个道理:好收成先要有地,再选好种,还要用心。”村民于来峰的一席话道出了其中的真谛。
盘活“三方资源”打通“双向通道”画出民生“同心圆”
调研中,莱芜区许多基层干部认为,文明实践中心通过盘活政府、社会、民心“三方资源”,打通宏观话题、微观实践“双向通道”,画出理论深入人心“同心圆”,在有效破解群众期望值高、社会满意度低、干部知行合一多重矛盾的同时,营造出民心向善、同心同德的和谐环境,带来诸多启示。
首先,增强互信、保持稳定,必须改善干群关系,通过服务好群众,以为民初心厚植社会根基。马保岭说:“在社会转型、经济转轨重要时期,价值引导、社会治理有何捷径?就是要以人为本,紧盯群众的平安感、尊严感、公平感、信任感、幸福感。只有激活民力,做实‘五感’,才能从源头化解矛盾,赢得长治久安。”
随着文明实践中心的陆续建成,群众前往参观,党员前来学习,通过身边事例,点亮明灯,照亮前程。全区呈现出比学赶帮的良好局面。在此过程中,党员群众促膝交流,询问群众关切,掌握一手信息,逐层解决难点,群众的信任感和满意度自然提升。
其次,挖潜民力、盘活资源,画好政府、企业、民生“同心圆”相对济南其他区县,莱芜农村占比较大、财力相对薄弱。这样的县区敢于拒绝就事论事、简单执行短期效应,通过尽力而为、稳步而行、持续发展,调动起乡镇、社会、群众三方力量,走出一条“政府能承担、社会肯参与、群众受感动、党员得教育”的可持续路径。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乡村振兴要有新作为、信念教育要有新举措的当下,这样深入内心、触及灵魂的基层实践,意义尤显深远。王宁说,理论精神整齐划一,但基层实践各有差异。顶层设计如何花落本土,增强群众体验,成为“莱芜方案”的初衷。莱芜由此将工作纳入为民实事,投入2000万元为各村构建“8个1”愿景:即建成1个文明实践站、1支志愿服务队、1个实践广场、1条文明街、1个广播站、1个大讲堂、每月开展1-2次实践活动、年底举办1场百姓春晚。软件硬件同步配齐,文明阵地引人入心。
再次,宏大理念只有结合实际,才能理论入心,群众受益。马保岭说,乡村振兴、动能转换、转型升级,关键是人的振兴、价值认同。尤其在当下,舆论宣传工作格外重要。如何唤起认同,必须结合实际。而通过抓实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凝魂聚气、强基固本,久久为功、缓缓用力,让文明价值内化为群众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才能确保社会治理长治久安,乡村文明不断改善。
对此,他们制定“节日节点文明实践活动流程”,借助重点节日增强仪式感,并组织“十百”工程:推出百部原创视频、百篇新闻佳作、百篇文学精品、百幅书画精品、百幅摄影精品、百首原创歌曲、百部舞蹈作品,组织百场文艺汇演、百场巡回报告、百场百姓宣讲,从而变送文化为种文化,让文明实践精品化、大众化。
如今在莱芜,通过典型带动、相互交流、新老相承、宣传引导,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逐步走向深入,党员干部在情感和思想上更加融入群众,群众观点愈发加深,工作本领愈发增强,为民情怀愈发深厚。当地一位基层干部感慨道:“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