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环卫纪实摄影第一人田鲁艺:千幅老照片记录环卫40年变迁

2019-08-09 09:51:55   来源:爱济南新闻客户端   作者:郭吉刚

每一位摄影师,都是一个时代最好的记录者。每一张老照片,都浓缩着无数人的集体记忆。62岁的田鲁艺,从1977年参加工作开始,就将镜头对准了环卫工人群体,用一张张胶片,记录下40年来关于济南环卫事业的发展和变化。

在公开发表的上千幅照片中,每一张都有自己的“身份档案”:摇铃收垃圾、地下垃圾台建成、第一辆柴油扫路车上路、淘粪工马家五兄弟、泉城路保洁组……四十年时光,一台台相机,田鲁艺用镜头记录下一座城,记录的不只是城市环境卫生事业的变迁,也是济南城市发展蝶变的缩影。

田鲁艺展示马家五兄弟合影 济南日报记者赵晓明 摄

既是亲历者,又是记录者

田鲁艺是环卫历史变迁的亲历者。1977年,20岁的田鲁艺从德州下乡后返回家乡,正好赶上济南市环卫处招工,顺利成为了一名普通的环卫工。“当时我被分配到环卫汽车队,每天工作就是跟车清运垃圾。”田鲁艺回忆说,当时垃圾收运方式挺原始的,白天走街串巷挨家挨户摇铃收垃圾,收集好后再运到郊区的垃圾场。

后来,因为白天收垃圾存在诸多不便,济南改成了“夜间固定清运”,田鲁艺也随之成了夜间工作者。“居民傍晚把垃圾直接倒在附近指定的电线杆旁边,然后我们车队夜间再去打扫,一大铲一大铲地装到垃圾车上,再运往郊区倾倒,经常得干到下半夜才回家。”

直接将垃圾倾倒在地上,导致的是臭气扑鼻,蚊蝇滋生。田鲁艺回忆说,再后来,济南开始兴建起土建垃圾楼,解决了垃圾倾倒的难题,“高二层的小楼,居民拎着垃圾桶,得爬楼梯到二楼才能倒。”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城区又推广起自动升降地下垃圾台,“盛垃圾的大铁箱能够升降,居民不用再爬楼了。”

自动升降地下垃圾台 田鲁艺 摄

同时,田鲁艺还是那个时代的记录者。田鲁艺的父亲是新中国成立后济南第一批文艺工作者,从小就教会了田鲁艺如何摄影。当上环卫工人之后,田鲁艺开始拿起相机,将镜头对准勤劳、质朴的同行们,记录起不同时期环卫工人的风貌,“当时环卫工人社会地位并不高,自己拍摄的初衷,就是希望让大家更多了解我们这个群体,了解工作背后的艰辛。”

引发轰动的“马家五兄弟”

从事环卫工作多年,田鲁艺拍摄的相关题材照片多达数千张,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五兄弟同当淘粪工》新闻图片,这张照片发表于1982年10月30日,刊登在《济南日报》头版头条位置,并配发短评,随后《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大众日报》等多家媒体相继转发刊登,在全国都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田鲁艺告诉记者,当年他在济南市环境卫生管理局宣传部门工作,虽然脱离了战斗一线,但每天依旧与一线环卫工人打交道。当时,他在得知马家五兄弟同时干起淘粪工这一线索后,立即赶往现场拍摄采访。“老大马龙泉先干的淘粪工,后来带动四个亲兄弟一起报名,虽然当时老百姓普遍能吃苦,但这样的环卫家庭依旧罕见。” 田鲁艺回忆说,在跟马家五兄弟接触后发现,外人眼中这份又脏又累的工作,他们五兄弟却从心底感到满足。 田鲁艺于是开打相机,定格了这五张真实的笑脸。

“当时环卫工人有着‘五难’(招工难、住房难、子女入托难、找对象难、洗澡难)的说法,但这篇报道被刊登后,马家五兄弟成为了一代泉城人的‘榜样’,不少年轻人深受感染,纷纷投身到环卫工作中。”田鲁艺回忆说,他持续关注报道这个特殊家庭10余年,后来五兄弟的妹妹、老大两个孩子也加入到环卫工行列。

“提升的是技术,更是环保意识”

1990年,田鲁艺调到历下区委宣传部新闻科,才离开从事了十多年的环卫工作,不过即使在新的岗位,田鲁艺却没有忘记这份“责任感”,依旧时不时将镜头对准环卫群体,记录着济南环卫事业的发展。在过去四十年来,济南环卫建设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昔日跳入粪池用铁铲挖粪,到如今用上机械化吸粪车;从最初的土建垃圾楼,到如今一座座垃圾中转站的使用……田鲁艺的一张张照片,见证了济南市环卫工作由人工到自动机械化操作的发展历程,记录了市容环卫行业在改革大潮中的沧桑巨变。

“提升的不仅是技术,更是环保意识。”在田鲁艺看来,过去市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也不高,大街上乱丢乱扔比较普遍,增加环卫工人的负担。“现在人们都有环保意识了,不文明现象少了,这才是真正体现了社会的发展。”

两年前,田鲁艺正式从岗位上退休,虽然不再继续扛相机,但对济南的环保事业仍然很上心。当下,他还谈起了正在全国大力推行的垃圾分类,“这是个很好的事情,更有利于环保,不过习惯的改变不容易,要想让市民顺利接受,还得需要潜移默化的教育和深入人心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