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科学指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研讨会发言摘登

2020-10-15 20:27:10   来源:中国文明网   作者:
  10月12日上午,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扶贫办在北京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研讨会。与会专家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交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成果,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汇聚力量。以下是发言摘要。(文字整理:李慧、董蓓)

  坚决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引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是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科学指南。党的十九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继续高位推进脱贫攻坚,在一系列重要会议、重要场合对脱贫攻坚作出新的重要论述和工作部署。学习这些新的重要论述,有如下四点新的体会和收获。

  第一,习近平总书记把脱贫攻坚战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三大攻坚战之一进行部署,进一步凸显脱贫攻坚在治国理政中的突出位置。将脱贫攻坚纳入三大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新部署,进一步强调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了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历史责任感和光荣使命感。

  第二,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始终坚持“两不愁三保障”扶贫标准,进一步明确脱贫攻坚的主要任务。“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是底线任务和核心指标,符合我国现阶段发展实际。必须坚持这个标准不偏离,既不降低标准影响质量,也不调高标准吊高胃口,为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主要任务和主攻方向。

  第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明要坚定打赢脱贫攻坚战信心决心不动摇,进一步体现我们党兑现庄严承诺的坚定意志。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即使面对疫情和洪涝灾害的影响,也不能有等一等缓一缓的想法。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都不能动摇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决心,已经作出的庄严承诺必须兑现。

  第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亲们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摘帽后,我们还要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引,认真做好收官之年各项工作。我们将努力克服疫情影响,挂牌督战深度贫困,认真查缺补漏,做好稳岗就业,实施消费扶贫行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好脱贫攻坚总结工作,回顾脱贫攻坚历程,总结脱贫攻坚经验,提炼脱贫攻坚精神,讲好中国减贫故事,为迈向新征程提供精神动力。设立过渡期,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的总体稳定,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采取有效举措,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从攻坚期的超常规举措向常态帮扶转变,积极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作者:刘永富,系国务院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

  把精准要义贯穿于脱贫攻坚全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精准是要义。从精准识贫到精准扶贫再到精准脱贫,把精准贯穿于脱贫攻坚的全过程;坚持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六个精准”,把精准体现在脱贫攻坚的各方面。

  扶贫的对象是建档立卡户,脱贫的标准是“两不愁三保障”。对于脱贫,我们从一开始就制定了明确的标准,并在工作中严格落实,这就避免了吊高胃口、超过承受能力,也避免了降低标准、影响脱贫成色。在脱贫攻坚中,我国建立了五级书记一起抓、“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考核评估与督查巡查等工作机制,制定了包括财政、金融、土地、干部、人才等一大批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保障了脱贫攻坚战的顺利推进。

  易地扶贫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根本途径,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要坚持搬迁安置与脱贫发展并重、政策供给与监督考核两手抓,围绕人往哪里搬、钱从哪里筹、地在哪里划、房屋如何建、收入如何增、生态如何护、新村如何管等问题,狠抓政策设计、工作指导、资金供给、后续扶持、督促整改五个方面的工作。

  要加强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巩固提升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成果。要坚持分区分类精准施策,健全完善巩固脱贫政策体系、组织体系、投入体系和帮扶体系,在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提升、后续产业配套、搬迁群众增收、社会融入等关键领域做好有效衔接。支持东部地区产业向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大型安置区梯度转移,鼓励扩大这些地区的产品服务消费,推动产业扩大规模、优化升级,促进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转变,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作者:郭兰峰,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

  稳岗就业巩固脱贫成果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坚持精准施策,充分发挥就业扶贫增收入、技能扶贫提素质、社保扶贫保生活、人才人事扶贫促发展、定点扶贫有特色的职能优势,全面完成人社扶贫任务。

  在工作中,人社部门积极实施就业扶贫,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稳脱贫。截至2020年8月底,全国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2898万,就业扶贫增收效应不断显现。同时,实施技能扶贫,帮助贫困劳动力掌握一技之长。实施社保扶贫,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应保尽保。

  下一步,人社部门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实举措,担当作为,再接再厉,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确保坚决完成人社扶贫目标任务。一是紧扣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一个超过、两个不少于”的目标任务,准确掌握贫困劳动力就业动态,通过促转岗、强培训、保生活等方式,全力以赴稳在企业、稳在当地。对于经过帮扶确实无法留在当地就业、有返乡需求的贫困劳动力,积极稳妥有序承接,组织就地就近就业。二是巩固贫困人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应保尽保成果,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及时掌握、动态更新贫困人员数据,持续推进新增贫困人员参保及领取待遇,更好发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防贫减贫作用。三是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扶贫工作长效机制,扩大就业规模与提高就业质量相结合,持续提升技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加强城乡社保衔接,形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政策体系。(作者:尚建华,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民工工作司司长)

  激发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

  截至2019年底,重庆市1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和4个市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7.1%下降至0.12%,低于全国0.48个百分点,2020年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胜利在望。

  重庆一些地方脱贫攻坚工作还存在攻城拔寨任务艰巨、基础条件先天不足、“造血”功能不强、“输血”通道不畅、“腰板”硬度不够等短板。因此,应当采取以下措施激发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一是重教育,弘扬传统美德,增强脱贫主动性。二是重培育,加强技能培训,增强脱贫行动力。三是重组织,夯实基层基础,增强脱贫凝聚力。四是重产业,发展扶贫产业,增强脱贫内生动力。五是重长效,强化“返贫”阻击,增强脱贫持续力。制定平稳过渡政策,构建防贫增收机制,探索阻击返贫的新机制,实现群众稳定脱贫。(作者:何侍昌,系重庆市涪陵区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

  讲好脱贫故事 诠释制度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根本遵循,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讲好中国脱贫故事,是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客观要求,也是生动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课题。

  讲好中国脱贫故事,首先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从价值维度看,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深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核心要义,彰显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从发展维度看,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在发展中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全面小康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键取决于脱贫攻坚战能否打赢。只有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跟上全面小康的步伐,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才能迈向高质量发展。

  从治理维度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贫困治理成功实践推动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贫困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使得我们的国家贫困治理体系在政治保障、制度保障等方面都显著提升。

  讲好中国脱贫故事,也要做好传播方式“守正创新”,进一步提升传播力、扩大影响力、增强凝聚力。

  要坚持“守正”,讲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背后的根本逻辑。脱贫攻坚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五级书记一起抓扶贫,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调动社会各方力量一举战胜绝对贫困走向全面小康。

  要勇于创新,进一步深化新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要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形成最大公约数,画好最大同心圆,进一步增强中国脱贫故事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要转变话语体系,让中国脱贫实践和成果更加可感知、可触摸。要发挥好全媒体时代的“融力量”,深入推进媒体融合,让我们的脱贫故事从中国走向世界。(作者:赵嘉鸣,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

  全力以赴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

  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承担着重要职责。财政部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引,坚持把脱贫攻坚工作摆到突出重要位置,切实履行好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全力以赴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是全力优先保障财政脱贫攻坚投入。财政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投入力度,要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相匹配”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保障财政脱贫攻坚投入,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投入渠道不断拓宽,投入重点不断聚焦。2016—2020年,中央财政补助资金规模达5305亿元,连续五年每年增加200亿元。通过地方政府债券资金、政府性基金、土地收入加大脱贫攻坚投入,并引导金融、社会资本凝聚合力。2018—2020年共安排支持“三区三州”及其他深度贫困地区增量资金2800多亿元。

  二是不断创新完善财政脱贫攻坚政策体系。财政部深刻领会脱贫攻坚精准要义,不断完善支持脱贫攻坚的财税政策,深入实施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创新财政扶贫支持机制,及时“出实招”支持克服疫情影响,提升了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全面加强各级各类扶贫资金监管。财政部将强化扶贫资金监管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不断完善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制度,全面实施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完善扶贫资金项目公开公示制度,推动建立扶贫资金动态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整改资金使用管理中的问题。

  财政部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不松劲、不懈怠,全力支持夺取攻坚战的最后胜利,凝心聚力巩固脱贫成果,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帮助脱贫摘帽地区加快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作者:吴奇修,系财政部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司司长)

  以“三位一体”增收格局促脱贫

  广元市强化理论武装,积极构建以产业发展为根本、就业创业为重点,消费带动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增收格局,推进群众稳定脱贫。2019年底,全市贫困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8620元,贫困发生率降至0.06%,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我们在脱贫中积极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大力推进县建现代农业产业园107个、村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园2548个、户建增收脱贫自强园7.4万个,以三园产业联建、三园生产联通、三园技术联用、三园利益联结的“三园联动”方式做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价值,实现19.1万人脱贫致富。针对贫困劳动者就业零散无序、技能欠缺、收入偏低等问题,创新转移就业组织化、培训提升精准化、返乡创业园区化、扶持政策集成化“四化并举”措施,让18.5万名贫困劳动者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此外,还构建扶贫产品认证、流通、营销、质量监管“四大体系”提升消费扶贫质效,今年已销售扶贫产品10.8亿元。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持续抓好稳定增收,不断夯实稳定脱贫基础,奋力夺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与全国全省同步迈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者:王菲,系四川省广元市委书记)

  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中国智慧

  作为一名来自高校的科研工作者,我从事贫困问题的调查与研究,部分见证了中国脱贫攻坚的光辉历程与成功实践,深感荣幸。中国脱贫攻坚的历史进程和丰富经验,值得中国当代学者进行深入研究。

  中国脱贫攻坚具有独特性,它走过的是与以往一切发达国家完全不同的道路。从总体上看,改革开放以来的大规模扶贫开发和脱贫攻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经济高速增长和大规模减贫同步的世界奇迹。

  中国脱贫方案和智慧具有世界性意义,中国是全球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2020年是中国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得到历史性解决,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作者:孙咏梅,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思想武器

  我国脱贫攻坚历史性成就和决定性进展的取得,根本原因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是指引我们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一,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指导性,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遵循。

  第二,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聚焦脱贫攻坚重点难点问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针对性,是指引我们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行动指南。

  第三,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着眼于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把脱贫与持续增收致富结合起来,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衔接起来,为脱贫群众迈向更加美好的生活,指明了继续前进的正确方向。

  当前,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信心、真抓实干。我们要更加自觉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坚决攻克脱贫攻坚最后堡垒,扎实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朝着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终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不断迈进。(作者:陈理,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学术和编审委员会主任)

  精准扶贫方略在云岭大地开花结果

  云南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精准扶贫基本方略,坚决扛起“省负总责”责任,推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在工作中,云南建立健全了责任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帮扶体系、社会动员体系、监督体系、考核评估体系等制度,把各类问题精准定位、分级分类、量化实化,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今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绝对贫困,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在工作中,我们紧紧抓住细化量化标准、保障支持政策、建立项目库、明确工作任务等重点环节,做到标准清、政策清、项目清、任务清。通过推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饮水安全保障、产业就业扶贫、兜底保障等措施,精准扶贫取得显著成效。2019年底全省贫困人口减少到44.22万人,8502个贫困村有8073个脱贫出列,88个贫困县有79个实现脱贫摘帽,99.6万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挪穷窝”“斩穷根”,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族脱贫9个。全省剩余的44.2万贫困人口、429个贫困村、9个未摘帽县目前已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标准。

  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精准扶贫基本方略,做好疫情灾情加试题,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探索解决相对贫困的方法和路子,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提供云南经验。(作者:陈舜,系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为可持续发展留下宝贵财富

  毕节是全国唯一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试验区建立30多年来,累计减少贫困人口662.96万人,贫困发生率从56%下降到1.54%。毕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对毕节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苦干实干、全力攻坚,不断在脱贫攻坚实践中总结和创新,探索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

  在工作中,始终坚持科学理论指引,坚定不移沿着正确方向阔步前行;始终坚持“大党建”统领,切实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始终坚持积极探索创新,因时因势优化攻坚打法;始终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不断凝聚同心攻坚的强大合力。

  当前,在全面补齐脱贫短板的基础上,我们将着眼于管根本、利长远,全面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为推进高质量脱贫和可持续发展留下宝贵财富。一是通过“选”出活力、“育”出能力、“管”出动力三个环节强队伍,着力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二是通过全覆盖组建、规范化管理、实体化运营三个关键抓领办,着力留下一批活力强劲的党支部领办的村集体合作社。三是通过加强自身“造血”、强化借力“充血”、积极承接“输血”三种路径促发展,着力留下一份殷实厚重的村集体资产。四是通过“自治、法治、德治”三种方式抓治理,着力留下一套高效管用的乡村治理体系。(作者:周建琨,系贵州省政协副主席、毕节市委书记)

  “五个统揽”形成脱贫强大合力

  平利县脱贫攻坚工作在陕西考核评估中连续6次位居全省第一、连续3年荣获全省优秀。在工作中,我们聚非常之力,着力构建“五个统揽”扶贫指挥体系。在思想认识、组织机制、人力财力、目标考核、用人导向上“五个统揽”,形成全县上下一盘棋、干部群众一条心的强大合力。

  我县创新推行“脱贫攻坚总队长”制,全县所有的县级领导、部门和镇主要领导直接到村,分别担任一个村的脱贫攻坚总队长,形成领导带着干、干部跟着干、争先恐后干的攻坚局面。在就业扶贫中,积极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把总部设在县工业园区,把工厂建在搬迁社区,把小微车间办到群众家门口,让搬迁群众“楼上居住、楼下就业,一人进厂、全家脱贫”。探索实施“红黄绿”清零作战,每月逐户逐人逐项目走访排查,建立“红黄绿”动态管理清单,确保脱贫成色和成效。(作者:郑小东,系陕西省安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平利县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