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中国扶贫路上的奋斗故事与国家温度
历时70天,足迹涉及贵州、广西、云南、甘肃、四川、新疆、宁夏7省区,开展8场大型直播,行程累计1.5万公里,全网观看人数达4700万……作为“春雨工程”全国示范性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策划,中央文明办、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的“央视频号·文化志愿者专列”贫困地区文化旅游资源推介活动,以“火车火车哪里开”为题,自2020年8月23日启动,推出大型融媒体系列直播,同时以十大国家艺术院团惠民演出结合嘉宾访谈的方式,推介当时尚未摘帽的5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文化旅游资源和特色农产品、非遗产品等,助力其脱贫摘帽,引发社会各界与广大网友关注与好评。
扶贫成效:文旅直播见证52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关键词:奋斗
截至11月23日,剩余52个贫困县集中的新疆、云南、四川、宁夏、广西、甘肃、贵州7省区已先后宣布贫困县清零。这标志着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
这是一个令人振奋、充满幸福感的消息。广大干部群众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奋斗的画面,在“央视频号·文化志愿者专列”大型融媒体直播中得以展现。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展示扶贫成就,讲述扶贫故事,弘扬扶贫精神,让更多人可以近距离了解美丽乡村的文化,还可通过高铁车厢中设置的二维码查询和购买贫困县的特色农产品、非遗产品,令更多贫困地区的特色产品“被看到”并“走出去”。
直播中,文旅体验官带人们领略贵州省从江县、榕江县、威宁县等地多彩的文化风貌、民俗风物、旅游景观。网友惊叹于威宁县火把节、花山节的盛大和彝族古老戏剧形态“撮泰吉”的韵味,点赞这里的扶贫成效。过去的威宁,漫山遍野的土豆一度折射着当地产业结构单一的无奈。在脱贫攻坚战中,威宁百姓改变种植习惯、调整产业结构,才有了威宁土地上的“一抹红”——引领当地人致富、开启幸福生活的红苹果。这种在低纬度、高海拔、大温差环境中长出的苹果汁多味美,每亩年产值1.5万元,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金苹果”。如今,从洋溢在威宁人脸上的笑容,便能知晓他们的生活状态和脱贫攻坚战的成效。
“将文旅与扶贫相结合是我一直在做的事。”刘洋是一位北京创业多年后又回到家乡榕江县创业的苗族非遗设计师。2018年,榕江县政府联手刘洋成立榕江县月亮故乡非遗文创中心,尝试探索“非遗传承+文创扶贫+振兴乡村”的新模式,致力于打造“销售展示中心+设计研发工作室+手艺扶贫车间+村寨母亲手工坊”的非遗手工艺全产业链条。如今,该中心已成为当地实现脱贫与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因恶劣的自然环境、特殊的历史背景、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交织,长期处于深度贫困之中。如今,通过党和政府的部署、支持及百姓的接续奋斗,当地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例如,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因地制宜挖掘特色文旅资源。从直播中可以看到,喜德县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彝族漆器髹饰技艺引来众多网友“刷屏”称赞;喜德县的大红袍花椒,作为川菜重要的调味品打响了品牌,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
谈及这一个个巨变的实现,百姓给出两个字的答案:奋斗。直播中,专注于技艺的非遗传承人、耕作于田间的村民、为扶贫事业东奔西走的扶贫干部……他们的身影温暖而有力,展现出强大的精神力量。阿铁说日幸福地弹起彝族月琴唱起歌,讲述着在精准扶贫的好政策下,他的家乡变了样,羊肠小道变柏油路,夜晚路灯亮又多,高楼大厦村村寨寨起,集中安置的亲戚朋友越走越近,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唱起歌儿跳起舞,乐呀乐开怀”。
创新模式:“文化内容+大咖直播”云游美丽乡村
关键词:融合
此次贫困地区文化旅游资源推介活动是深厚文化底蕴与数字化交互手段交融碰撞的有益尝试,标志着文化和旅游服务方式和载体创新升级进入“2.0时代”。活动在送演出、送展览等“送进去”基础上,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和技术,创新服务内容和方式,致力于将贫困地区的文旅资源“推出来”。8场直播以“文化内容+大咖直播”的形式,从手工艺、美食、建筑、音乐、风景等维度,挖掘52个贫困县的优势资源和别样魅力,用“移动直播+短视频”带人们看绿水青山、品家乡美食、享地域民俗、扬非遗文化。
线上与线下,文艺展演、美食推介、技艺展示、知识普及与互动答题……文化内容丰富、风格繁多、精彩独特;十大国家艺术院团的艺术家以及地方民俗文化专家、文旅行业从业者、非遗手艺人、当红明星大咖等志愿者,或为知识担当,或为歌唱担当,或为扶贫担当,或为流量担当,再加上全国性活动及中央媒体央视的传播平台等因素,让此次大型活动拥有较高的品质保证和较大的网络关注度,全网总观看量超过4700万人次,“火车火车哪里开”和“央视频号”双话题微博阅读总量超1.5亿次。
文旅体验官个个身怀绝技,带给网友一场场“行走式的直播体验”。新疆大漠胡杨的美丽景致、绚丽的丝绸艾德莱斯、精致的和田地毯,还有烤包子、玫瑰馕等特色美食;贵州榕江拦门酒、侗族大歌等民俗风情,酸汤鱼、丝娃娃等扶贫特产;四川凉山火把节、朵洛荷和金阳青花椒、昭觉悬崖村橄榄油等;云南文山的花糯米饭、米线、汽锅鸡、玫瑰米凉虾、丘北荷花宴等;甘肃官鹅沟、阳坝、万象洞等自然生态,礼县苹果、红军锅盔等特色美食,影子腔、皮影戏等民俗风情……这一切都让网友心驰神往,纷纷表示要去这些美丽乡村走走看看,赏风景、品美食、享民俗。
作为文旅志愿者,第一次进入直播间的中国煤矿文工团歌唱演员王聆燕感觉很新鲜:“这次以直播形式推介贫困地区的文旅资源,接地气、有新意,打破了时空限制,观看量大大增加,且直播间的互动、反馈也即时、有趣。”
“这个志愿服务项目内容、形式都非常有创意,把文旅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直播相结合,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相结合,是我国文旅志愿服务创新实践的新样本。”中国文化馆协会副理事长、文化馆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王全吉说。
公益集结:以志愿服务开创美好生活
关键词:奉献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志愿服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委为志愿服务搭建平台,要求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与中央文明办共同推出的志愿服务项目“春雨工程”“阳光工程”“圆梦工程”深入人心,各地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项目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元、覆盖面更广、参与度更高。
此次贫困地区文化旅游资源推介活动充分发挥国家京剧院、中国国家话剧院、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中国交响乐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中央歌剧院、中央芭蕾舞团、中央民族乐团、中国煤矿文工团十大国家艺术院团的人才资源优势,“济公爷爷”游本昌、女高音歌唱家么红、琵琶演奏家赵聪等老中青艺术家通过歌曲、舞蹈、魔术、口技等,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贡献文艺的温度与力量。
“走过了山,走过了水/山水之间留下你的足迹……你日夜兼程的奔走/为贫瘠土地种下希望种子/是你带着灿烂的阳光/为我们播撒春雨花香四季……”朴实无华的诉说,感动人心的奉献,王聆燕近期演唱的新歌《春雨润万家》,展现了志愿者、基层扶贫干部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和担当。
佟丽娅、毛晓彤、王晰、杨迪、李权哲、刘宇宁、艾福杰尼等知名艺人也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为贫困地区“打call”。作为说唱歌手,艾福杰尼在现场以即兴说唱的方式推荐自己的家乡:“欢迎大家来到新疆,不只有美食还有新鲜的烤馕,火车火车哪里开,一定要往和田闯,这里有美玉、丝绸、美丽的姑娘,希望你能有个充实的假期,满足你对新疆的憧憬。”
“精美绝伦”“天籁之音”“神仙手艺”……各类非遗项目传承人在直播中频获网友称赞,有力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63岁的植物染色传承人黄荣华从5岁开始坚持保护、传承技艺,近年来复原了《红楼梦》中近60种颜色,制作出相关服饰、家居和文创产品。国家级非遗项目环县皮影雕刻技艺传承人张治文带病在镜头前坚持坐了近6个小时,一边雕刻甘肃敦煌壁画飞天、“央视频志愿者号专列”的皮影形象,一边为网友讲解皮影雕刻的工具、步骤、特点,获赞无数。
贵州省榕江县大利侗寨民宿经营者张十八此次第一次参与行走式直播。从得知自己要担任文旅体验官起,他就开始翻阅书籍、请教前辈,积极增加知识储备,做足功课,最终与演员王晰合作,带领网友体验大利侗寨的建筑、民俗、音乐。
作为全国数百万文化和旅游志愿者的代表,他们怀着“回馈社会、服务他人”之心,用自己的专业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为志愿服务注入着新的力量和色彩。春风化雨正当时——行进在新时代的小康路上,文化和旅游志愿者奋斗着、快乐着……(记者 张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