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立身,塑造教师美好形象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好老师是人生最美的遇见,也是国家宝贵的财富。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好老师有很多标准,其中两条是根本:学识与道德。如果说,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书之本,那么,文明的行为举止、博大的仁爱之心、高尚的道德情操、非凡的人格魅力则是教师育人之基,两者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德者,才之帅也。每一种职业都有基本的职业道德,何以师德成为职业道德之高峰?因为教师是一种特殊职业,从事的是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的伟大事业,所以其职业道德必须是崇高的、伟大的。“吐辞为经、举足为法”,要做学生的榜样,教师没有超越一般职业道德水准的师德是不行的。
所幸的是,我国1600多万教师,绝大多数都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甘为人师的,是他们挺起了中国教育的脊梁。毋庸讳言,极少数情况下的确存在个别教师放松自我要求,不能认真履职尽责,甚至做出了伤害学生、有违师德的事情。教育部曝光这8起典型问题,充分表明了教育行政部门对师德违规问题“零容忍”的态度,对涉事学校、教师乃至全国各地各级各类学校、教师都敲响了一次警钟,师德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
师德兴,教师队伍兴;师德强,教师队伍强。任何一起师德失范事件都是对学校、对教育系统的一次伤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提高站位、高度重视,既要抓日常教学与教育,也要抓师德建设与管理,不能顾此失彼,以致“后院起火”。要把师德建设和管理作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日常管理的工作重心,真正把责任记在心里、抓在手上、扛在肩上。
“师德师风建设应该是每一所学校常抓不懈的工作,既要有严格制度规定,也要有日常教育督导。”制度规定层面,除了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等对师德有专门规定外,教育部于2018年11月印发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列出了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是广大教师自我对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遵照执行的蓝本。
日常督导层面,一要不断健全监督机制。在监督内容方面,要将师德建设纳入教育督导评估体系;在监督主体方面,垂直管理要与横向监督相结合,构建起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在监督平台方面,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多种形式的师德问题举报平台,让管理部门及时掌握信息动态。
二要不断健全查处机制。坦率地讲,教育领域已不是一片净土,个别教师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已逾越了师德底线。尽管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准则规定、导致师德行为失范的是极少数,但群众对此反响强烈、社会影响很坏,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查处到位、整改到位。
三要健全问责机制。学校是师德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发生严重的师德问题,学校管理者难辞其咎。因此,对教师队伍建设不力,对教师严重违反师德行为监管不力,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教师的无私奉献,大家看得见,也不会忘记。教师待遇不断改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就是国家重视教育的体现。广大教师要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提升自己,做学术的高人、做道德的楷模,无愧于人民教师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