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历下】往实里做 往深里走——解放路街道历山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与您同行
分类“益”百分 美化社区大家庭
为进一步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历山路社区推出分类“益”百分志愿服务项目。历山路社区文华园,共有4个垃圾分类点,每个点驻扎两名垃圾分类督导员。这支平均年龄在60左右的志愿服务队,在志愿者们选出的领袖骨干的带领下,自发轮流排班进行垃圾分类督导工作,“要是哪天没排上,阿姨们还不乐意,跑来问我为什么给别人排了两天,只给自己排了一天。”社区志愿者领袖说,无论寒冬、酷暑,这支头发苍白的志愿服务队锲而不舍地坚守垃圾分类一线。
“小伙子,吃剩的米饭放厨余垃圾桶里。”说话间张奶奶已满头大汗,当天下午气温高达34度,垃圾桶旁散发着腐烂的恶臭,张奶奶依旧笑着引导居民有序投放垃圾。遇到居民投放错误,就动手进行二次分拣。
垃圾分类督导员的工作十分辛苦,志愿者们苦中作乐,闲暇时一起聊聊天、唱红歌,创立岗位交接仪式,每一位志愿者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当被问及为什么这么开心时,张奶奶笑着说出了原因,“大家退休了,闲着也是闲着,加入志愿服务队不仅能美化社区环境,还能实现自身的价值,所以很开心。”
志愿者们还定期入户宣传,向居民发放分类垃圾袋、垃圾桶及垃圾分类宣传手册,引导居民形成垃圾分类习惯。由于前期工作开展的很扎实,越来越多居民报名加入分类“益”百分志愿服务项目中,之前社区里会有居民乱丢垃圾的现象,现在居民们都在家事先做好垃圾分类再进行投放,垃圾分类的理念正慢慢走进每一位居民的心里。
红色宣讲 忆峥嵘岁月
“红色宣讲”志愿服务项目是在“红领历山”党建品牌引领下,设计推出的征集红色文化印记,对内打造历山路社区红色文化阵地,对外宣传红色文化魅力特色项目,包括红色长廊、红色广场、党史微展馆、红色影院四大部分。
记者注意到红色长廊内有一面钳满子弹的墙,负责人董继红介绍到“这面子弹墙还原了战争时被子弹打穿的居民墙,设计的时候可花了我不少心血,为的就是让大家切身体验那段战火纷飞的日子,感受红色文化。”天花板上的党徽和五角星,象征着在党的光辉和照耀下不断前进。深入红色长廊内部,一个个红色故事如画卷般展开,诉说着那段英勇不凡的岁月。
走进红色微展馆,毛主席像、泛黄的入党申请书、老式电话......各种红色物件映入眼帘。“里面的每一件陈列品都是我们居民捐赠的。”董继红说道。万物无声人有声,一旁的红色宣讲志愿者化身“展品”发言人,正在为小朋友们讲解每一件陈列品背后动人的故事。现在是上课时间,小朋友们为什么会在这儿?董继红解答了记者的疑问,“社区链接周围小学,经常会给同学们宣讲红色故事,组织大家观看红色电影。”老党员志愿者杨继诺、李传运走进辖区单位、楼院、学校宣讲红色故事。
说话间,红色广场内的阿姨们彩排起了节目,“这些阿姨都是我们的居民志愿者,只要一有空就过来排练红色节目。”董继红说,近年来历山路社区创新红色宣讲模式,变单一的口耳相传模式为文艺汇演、朗诵等多种形式,寓教于乐,在欢乐的氛围中将党的政策与声音传达给每一位居民,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聚集社区能人 解决居民需求
“能工巧匠”志愿服务项目是历山路社区为满足辖区居民需求,通过汇总和分类社区事务传达小组反馈的民情民意,挖掘社区能人、发挥社区能人的优势,推动邻里关怀、家庭帮扶,设计推出的另一项志愿服务项目。
社区依托周围资源,链接辖区理发店,定期开展义剪活动。“志愿者都是我们的居民,他们比我们还了解各家的情况。”有志愿者反映,老人腿脚不便,义剪的时候无法到达现场。针对该现象推出“上门义剪”志愿服务活动,居民如果有剪发需求,拨打联系电话,志愿者们立即上门为居民义剪。有的老人不好意思打电话,志愿者纯梅就主动上门为他们剪发。
志愿者们还自发组织了编织吉祥物“粽子”活动、“缝补能人在身边”等活动,志愿者将制做的工艺品无偿捐赠义卖,所得收入用来慰问辖区内的困难家庭及孤寡老人。受益的家庭、老人纷纷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中,竭尽全力帮助他人,社区充斥着和谐的气息。
随着志愿服务项目的不断开展,居民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原先大家穿着睡衣就出门了,现在大家出门都打扮得可精神了。”董继红说道,居民的觉悟也越来越高,正是这些热心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的无私奉献和默默带动,使得整个小区形成了居民自主管理的常态化。构筑起居民与社区的连心桥,为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