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历下】甸柳街道甸南社区:志愿“益”起来 居民“乐”开怀

2020-12-14 10:13:35   来源:爱济南新闻客户端   作者:

  “20积分可以兑换一块毛巾,40积分可以兑换一卷抽纸,40积分可以兑换一套茶壶礼盒……”针对目前社区治理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不健全、居民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低的现状,甸柳新村街道甸南社区探索建立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以服务换服务”的“双向闭环”志愿服务激励机制,通过抓服务促治理,激活更多居民参与治理的“内驱力”,促进服务专业化、精细化,以党员为先锋、以自治为动力、以问题为导向,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形成“良性闭合回路”,有效激励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的共驻共建、共治共享的积极性,实现以“柔”克“刚”。

  一套机制 兑换爱心

  “马上快到年底了,我想把自己2020年的志愿服务积分兑换了。”12月7日下午,社区志愿者卜静走进甸柳新村街道甸南社区,拿出随身携带的社区志愿服务积分卡,兑换了牙膏、抽纸、毛巾等生活用品。为了激励居民志愿者在社区参与公益服务的积极性,社区从2016年开始向居民志愿者发放公益积分卡,卡上积累的积分可以到社区兑换成各种生活必需品。社区对参与积分管理的社区志愿者制作志愿者服务档案,记录在“公益存折”上。

  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后,由社区兼职“公益银行行长”依据量化积分制度进行认定并记载,根据提供服务的时间、内容、质量等为志愿者量化积分,每月月底上报至街道“分行”备案登记,也可凭积分换取“点单式”免费服务,如家政辅助服务、法律咨询服务等。

  兑换活动共分为一年四次(四季),一般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行,志愿者根据表格形式明确的42类居家养老家政类服务名目的积分兑换明细进行有序兑换,获得服务积分的志愿者们凭借自己之前的付出“点单式”兑换自己需要的服务项目。每个季度志愿者可以凭积分数兑换同等分值物品,也可以自愿捐献积分给他认为更需要的人去兑换。

  参与社区治理与服务、享受积分兑换服务的“双向闭环”式激励机制,建立了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以服务换服务、以服务促治理”的良性循环回路。激励了社区治理中志愿服务的参与积极性,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进行,有效“推动了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打通了基层治理最末端”,实现社区治理“大家的事情大家办”、“花小钱办大事”,强化了“共建一个家”共治共享的“家党建”思维,提升了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水平。

  甸南社区工作人员张亚坤告诉笔者,公益积分兑换机制激发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积极性,虽然每次参加公益活动只能积一分,但很多热心居民每年都能积好几十分。“虽然我做这些事并不是想求回报,但是有了积分制度,我觉得自己的干劲更足了。看着卡上的图章越来越多,我打心眼里高兴。”沈阿姨笑着说。

  爱心行动 让爱循环

  走进新时期文明实践服务站,温馨的活动室、志愿者照片墙、茶水便民角 …… 每一处都让人感觉暖暖的。在活动室外,一个摆放着生活用品和兑换券的柜子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是什么?社区工作人员介绍,柜子里展示的就是平时参加志愿服务积分可兑换的礼品。"志愿服务不能光靠讲道理,通过参与志愿活动打卡积分,兑换爱心礼品或服务的形式,激发居民及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

  去年9月,"让爱循环"共建方案一提出,社区工作人员试着与辖区超市、理发店等日常用品店商量,没想到,店主二话没说就答应了。每个重阳节、儿童节、每月月底,店里为社区老人、小孩免费剪发,还提供 50 张爱心券供志愿者兑换。

  举手之劳,却带来了意外的收获。原本社区里的几家超市和理发店竞争相当激烈,而在参与"让爱循环"机制后,前来消费的顾客一下子多了起来,生意也红火了起来。

  "社区还利用宣讲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构架生活便利圈,实现爱心商铺与志愿者之间互动联系的双循环,拉近了社区、居民、商铺、共建单位的距离,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甸南社区党委副书记赵全丰表示,未来社区进一步探索,让这种互帮互助成为一种每年每天的持久机制,让付出与回报、参与与获得实现良性循环,共创美好家园。

  甸南社区党委书记万红霞介绍说,通过积分激励机制,社区成功保持住了居民们参与的热情,打造了一支相对稳定的社区志愿者队伍,为弱势人群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弥补了社区服务力量的不足,受到了居民的好评。

  心之所向 即为光芒

  在甸南社区,新时期文明实践服务站只是一个缩影。截至目前,甸南社区已有"暖阳志愿服务队""先锋志愿服务队"等 20 个学雷锋标准化志愿服务站及 30 多个志愿服务站点,注册志愿者超过2000 名。志愿者们的身影遍布大街小巷,志愿活动越来越多,形式也越来越丰富。

  目前社区成立了3支特色志愿者服务队共250余人,一是志愿服务“常备军”,由辖区双报到单位、社区党员、网格员、居民等志愿人员组成。主要负责日常社区安全巡逻、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处理、交通协管等社区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人员包含范围广、数量多,为社区治理工作补齐短板,在社区建设中发挥了积极引导示范作用。二是应急支援“常备军”,由社区民警、社区律师、物业水电工、物业电梯维护人员、小区退役军人、小区退休老师、小区医生等具有专业性技能的志愿者组成。人员具有综合素质高、专业素养强等特点,他们协助社区应对辖区内突发性事件,处理专业性问题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社会组织队伍由智慧养老服务机构、法律志愿者协会、残疾人之家组成。作为社区志愿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服务组织整合了社区公益服务资源,积极推动社区志愿服务扁平化发展。

  从今年2月开始,甸南社区启动了"公益行动",辖区居民有何需求,不但可以和附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反映,还可登录"甸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网上平台,通过"我有需求"板块提交服务需求,后台管理员会第一时间把居民的需求与建议分发给相关部门与志愿者,后期开展精准服务对接。

  在中建文化城小区,拥有 50 人的中建东孚志愿者服务队",通过走访调研以及"告家长书"问卷调查,了解到小学一二三年级学生下午放学后无人照顾的"三点半难题",为特别有需求、有困难的家庭推出了"三点半课堂"志愿服务。每天下午,由 2 位社区志愿者和一位学校志愿者,将约20 名孩子接到"三点半课堂"。辅导孩子们的功课,一直到家长下班来接走。

  点亮的是行动,循环的是爱心。“公益行动”不仅是志愿服务模式的一次创新,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也让志愿者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传播到更远更广的地方,为活力甸南、人文甸南、平安甸南、健康甸南和文明甸南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