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花别样红——来自广东博罗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报告

2020-08-12 15:26:56   来源:新华社   作者:王攀、丁乐
  盛夏,坐落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三嘉村村口的加工厂机器轰鸣,喷吐出洁白莲子;走出车间大门,是接天莲叶与映日荷花;荷塘边的小广场,村里的舞蹈队和歌咏队轮番登台,来自镇里和县里的志愿者也忙碌着……

  三嘉村的夏日盛景,也是广东省博罗县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打通思想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的生动缩影。在博罗县,数以百计的实践场所,已经成为广泛凝聚人心、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的坚实阵地。

  按需施策:百姓需要什么,文明实践就做什么

  7月底的一天,在新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65岁的赖培仁熏了艾灸,做了按摩,膝盖的酸痛舒缓不少。在他身边,还有不少村民等着接受志愿者们的服务。

  “不用出门,医生上门了。”赖培仁高兴地说。

  博罗县博艾志愿者协会会长石中华介绍,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健康乡村行活动”已经惠及上万人。“志愿者和县中医人才参与志愿服务,以义诊、宣讲等形式,弘扬中医文化,助力全民健康。”

  中医志愿服务队的背后,是“老百姓需要什么,文明实践就做什么”的核心理念。广东省文明办副主任吴祖清说,新时代文明实践,既要发动群众、教育群众,也要服务群众、满足群众,“通过10万份问卷调查和1万户入户调研得出的博罗县群众十大心愿里,‘医疗卫生健康增资源’排第一,于是医疗志愿服务就向更多村庄延伸。”

  希望产业致富扶持多帮带、希望小孩上学给方便、希望人居环境改善多投入……每有一个心愿,就意味着多一项针对性举措。

  在博罗县车村村,为解决学生接送不便、较少陪伴的问题,借助文明实践站平台,党员干部、志愿者轮流值班,开起了“430课堂”。下午4点半到6点半,成了村里孩子的开心时光,他们在实践站内写作业、看书、玩游戏、画画。

  博罗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建光说,围绕百姓的精神文化、生产生活、卫生健康等各种需求,博罗县以专业志愿服务矩阵,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主力军,全县现有近20万志愿者、约1500支志愿服务队伍。

  此外,博罗县探索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通过政府扶持、企业赞助、社会筹措,打造文明实践的“蓄水池”与“活源泉”。目前基金到账3300万元,使用737万元,扶持了51个精品项目。“有了基金支持,更多更优质、专业的支持服务能常态化下乡进村。”张建光说。

  以文化人:整合各类资源 共筑精神家园

  “罗浮山下呦,万年松;松树岗村呦,遍春风……”歌声嘹亮,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成后,博罗县松树岗村村民合唱团便以此为排练场所,在县里来的志愿者指导下载歌载舞。一年多来,这里的歌仔会、运动会举行近百场,实践站成了全村聚人气、提心气、淳风气、树正气的“加油站”。

  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博罗县整合资源、创新方法,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博罗县音乐家协会文艺志愿分队挖掘农村文化资源,首批38首村歌传唱乡村风貌、村史乡约、产业振兴等内容,充实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石岗村立足红色资源开展实践活动,革命烈属、乡贤能人讲述红色故事弘扬东江纵队精神;进驻了60多家文艺协会和团体的观背村借“文化部落”提升村民的人文素养……

  从群团组织到专业队伍,从普通群众到村中长者,从礼堂祠堂到书屋农舍,吴祖清说,博罗县不断激活资源、整合资源、互换资源、下放资源,让小乡村变成了群众喜爱的思想主阵地、欢乐大舞台。

  齐头并进:践行科学理论助力乡村振兴

  2018年,三嘉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周元赐带头远赴江西挑选引进白莲。如今,三嘉村里的一亩荷塘能产600斤鲜莲子,可加工成200多斤无芯干莲子,折算下来一亩产值约8000元。

  百亩莲塘还让三嘉村成“网红村”,游客络绎不绝。去年,在外打工的村民曾伟青返乡从事莲子加工,月收入近5000元;今年,惠州城区居民朱理伦专门搬来,在10亩荷塘里试养一年两季的小龙虾,预计一季亩产值超过6000元。白莲种植“产业链”正在成为一方百姓致富的“事业链”。

  “明年计划把荷塘扩大到400亩,再添加撒药无人机、施肥管道,未来还将打造千亩莲子生产基地,用生态产业支撑村风文明建设。”周元赐说。

  吴祖清说,统筹乡村产业和精神文明齐头并进,是博罗新文明实践活动的“活力源泉”。

  罗浮山下,1万多平方米的工业用地上建起客家婆景区,观光、购物外,还能观看体验客家文化、豆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客家婆景区负责人李国强说:“我们通过创新融合,致力于打造客家文化体验与传播基地、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石坝镇组织烹饪制作、养鸡技术等农民培训,泰美镇的乡间小院活跃着现代农业专家讲师团。泰美镇党委委员黄伟任说,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提供着丰厚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让村民“富了脑袋富钱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