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间还给孩子 “透口气”
“课间不自由”由来已久,近些年,“把课间还给孩子”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可为何却越管越紧?归根结底,还是责任死结解不开。面对质疑,学校还“一肚子委屈”:小孩自我保护能力弱,玩耍嬉戏难免有个磕碰,万一出点事谁负责?一个班三四十人,一个学校上千人,任由学生“撒欢”,哪儿管得过来?而在很多家长看来,孩子磕了碰了是“天大的事”,必须要让老师、学校给说法、负责任,由此引发的纠纷也不少。“怕孩子出事、怕家长‘闹事’、怕给自己找事”,不少学校干脆将课间管控起来,明哲保身、但求无过。有专家直言,“安静课间”其实是家校博弈、拉锯的结果。
校园安全是头等大事,谨小慎微可以理解,但如果为了免责,就压抑小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那就有悖“育人”之职了。劳逸结合,身心健康,课间得不到有效放松,不仅会影响课堂效率,更会催生越来越多的“小眼镜”“小胖墩”。此外,在看似“无用”的玩耍中,孩子们放飞想象,愉快探索,能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建立起孩子们之间的“童年文化”。说到底,把学生们“圈养”起来,虽然解决了“眼皮子底下的安全”,但着眼长远却得不偿失,会给其身心成长埋下不少隐患。
“把课间还给孩子”,道理大家都懂,关键是各方要相互理解、相向而行。学校、老师不可因噎废食,要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安全教育力度,力争在安全与快乐之间寻找平衡点。而这种直面挑战、勇担责任的姿态,又何尝不是对学生最好的言传身教?家长也应将室外活动的可控风险视为孩子成长的“必修课”,遇事冷静理性,别把孩子养成碰不得的“瓷娃娃”。有关部门也要主动出台相关法规,明规定矩、厘清权责,避免无休止的推诿扯皮。
近日,教育部制定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明确规定,学校不得限制学生课间出教室活动。期待各方都拿出更多诚意和行动,以周全的制度、创新的方案,还孩子们一个自由课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