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高校党委思政课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
一、全面打通高校党委思政课建设责任制的关键点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抓住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全面落实高校党委思政课建设责任制,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必须在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和思政课建设上同时发力。
第一,高校党委落实思政课建设责任制的首要任务是全面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水平。高校党委要将“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进行建设。高校党委就各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中的组织管理、学科建设、教育教学、人才队伍建设、硬件建设、社会服务等内容提出规范性要求和评价性指标,着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规范建设和科学发展。因此,高校党委要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术平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教育平台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培养平台,从而在教学研究、学科发展、队伍建设、理论宣传和人才培养上扩大影响力。高校党委要确保在学校发展规划、经费投入、公共资源使用中优先保障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在人才培养、科研立项、评优表彰、职务评聘等方面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形成高校协调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工作机制。
第二,高校党委落实思政课建设责任制的重要抓手是建好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好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应该成为高校党委抓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抓手。把思政课建设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制定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规划,形成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引领、相关学科为补充的思政课学科支撑体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优先发展、优势发展、优质发展支撑思政课教学,用科学理论的魅力说服学生、教育学生。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学科群的建设支持力度,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学科群,注重跨学科研究和校内外协同,汇聚学科资源,整合研究力量,打造一流的学科平台,凝聚一流的学科人才,创造一流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成果,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协同创新研究。高校党委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进行建设,在制度设计、激励导向、学科方向凝练、学科队伍整合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第三,高校党委落实思政课建设责任制的核心工作是大力推进思政课程的改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要把提高高校思政课质量和效果摆在突出位置,需要思政课教学实现从课堂内容的与时俱进到教学方法的创新发展。在统筹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基础上,高校党委可以通过各种措施引导教师充分挖掘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效融合思政课和其他专业课程,将立德树人贯穿高校教育教学始终。高校党委在推动思政课程改革上要发挥引领作用,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寻找有效解决途径,真正把思政课建设成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第四,高校党委落实思政课建设责任制的关键是建设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高校党委需要强化责任担当,从更为深刻、全面、系统的视角去解决根本性问题,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体制机制建设。加强配备与选聘工作,全面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把好教师入口关,把政治标准作为思政课教师聘用的首位标准,严格落实师生比例要求,着力培养一批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扎实、善于联系实际、热爱思政课教学的领军人物、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要构建系统的思政课教师培训体系,提升培训效果,引导教师在理论研修、社会实践中形成扎实厚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和突出的理论教育能力;把好教师考核关,完善教师评聘体系,不断完善以工作实绩为主要内容、以学生满意为主要指标的考核激励体系;严把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明确与思政课教师相匹配的管理标准;高校党委尤其要注重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引导,强化对青年教师政治立场、业务能力和岗位认知的引导,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青年思政课教师真正成为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
二、整体推进高校党委思政课建设责任制的协同运行
加强高校党委思政课建设责任制,需要高校党委从全局的高度统筹安排和把握。学校党委做好顶层设计,既要抓好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大逻辑”,也要抓好各项工作的“小逻辑”。构建以思政课为核心、综合素养课程为支撑、专业课程为辐射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让所有课都上出“思政味”、所有任课教师都挑起“思政担”,探索构建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
第一,增强党委领导下的相关职能部门协同合作。高校思政课建设既要遵循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也要强化各有关部门的“大思政”理念。高校党委要加强研究谋划和沟通协调,改变以往各部门工作的封闭思路,调动其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部门协作的常态机制,实现同频共振。2019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细化、量化了高校内党群组织、行政机构等部门的领导责任和具体分工,内容全面、操作性强,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目标管理提供了相应的支持和保障。教务处要负责思政课的教学管理制度、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研究等工作;人事处要负责思政课教师选配、师德师风、培养培训等具体内容;学生处和团委要在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等方面发挥作用;宣传部和教务处负责开展和推广思政课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特色项目等;科研处在思政课课题申报、科研奖励、学科点建设等方面发挥主要作用;组织部、财务处等其他一些部门也要在保障思政课的教师队伍建设和经费落实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各职能部门要在分工负责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力量,形成协调、互动、高效的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保障体系。
第二,切实保障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其他二级院系协同发展。思政课教育教学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两个重要抓手,分别发挥着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高校党委可以制定相关奖励机制,积极鼓励二级院系挖掘思政元素,强化政治导向和政治原则,做好思政课教育的衔接和延伸,从而增强思政课的育人效果。因此,落实高校党委思政课建设责任制,不仅要加强思政课建设,利用好思政课课堂教学的主渠道,进一步巩固和强化理论育人的思想力量,也要超越思政课,用更高的政治站位和更开阔的视野,挖掘其他二级院系各类课程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从而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思政”格局。
第三,切实保障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高校党委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改革方案,以加强校内课程资源共享,促进各类课程间融合互补为重点,形成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联动制度体系,让各类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二级院系开设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各类专业课程等要实现知识性与价值性的有机统一,树立学生的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医学伦理,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高校党委要积极引导其他二级学院强化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导向,自觉将各学科的学理体系和知识体系凝练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从而不断整体推进“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
三、系统构建高校党委思政课建设责任制的保障机制
高校党委思政课建设的主体责任体现在党委在思政课建设中处于领导地位,发挥着把关定向的作用。
第一,高校党委思政课建设责任制的核心是党委要全面负责和自觉担当。落实高校党委思政课建设责任制,党委要谋其政、尽其责,敢抓敢管、勇于担责,切实把领导责任和部门协调责任贯彻到全过程和各方面,保证落到实处,取得成效。党委的责任担当要注重责任的具体化、操作性,确保主体责任明晰。以责任部门为依托是责任制的特点,高校党委要进一步明晰思政课建设的具体责任,把相关的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个人,使责任更具操作性。同时,要落实党委书记抓思政课责任协调机制的第一责任人职责。党委书记在思政课责任协调上要主动研究和部署,把自己摆进去,种好“责任田”,敢抓敢管、率先垂范,同时,需要党委集体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与配合。
第二,建立党委思政课建设责任制的关键是建立完备的责任制度体系。高校党委要建立思政课责任协调的科学考核机制和严肃追责机制,为党委主体责任的落实提供制度支撑和保证。科学有效的考评制度强化责任目标分解,突出责任运行纪律,有助于对思政课建设执行状况进行追踪检查、分析研判、督导评估,从而推动目标任务的完成。党委要对思政课建设履行不力的部门和责任人严肃问责,真正把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并通过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等机制性约束压实领导责任,形成倒逼机制。上级党委和教育主管部门是责任的监督主体,要确立以大学生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为指标的衡量体系。只有构建起上级党委和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党委、相关职能部门、思政课教师、学生等上下联动的思政课监督和工作体系,才能确保党委思政课责任制落到到位,为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作用提供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