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寿光:新时代文明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2021-03-16 14:53:56   来源:中国文明网   作者:
      山东省寿光市稻田镇崔岭西村,菜农崔连胜正在温室大棚内摘大西红柿。大棚为钢结构大棚,里面配有农业智慧物联网、补光灯等设施。这样的新式大棚崔连胜有3个,共种植11000棵苗子,每个种植周期总收入在25万元至30万元。

  “建大棚,最愁的是资金。但我是文明信用户,贷款不担心。”崔连胜说。2019年建设2个新棚时,崔连胜从寿光农商银行利用信用贷款10万元。“我孝敬老人、遵纪守法、征信良好,还是村里的种植示范户,就被评定成为AAA级文明信用户,获得信用贷款额度30万元。”崔连胜告诉记者。

志愿者向群众解释文明信用贷款政策

  2019年,寿光市开展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振兴·文明信用”工程。由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地方金融监管局等7部门联合出台了方案,以“文明信用户”评定为核心,大力推进整村授信,对评为“文明信用户”的村民,发放无抵押担保的纯信用贷款,并享受利率优惠和增加授信额度等政策。

  崔岭西村是“乡村振兴·文明信用”工程的试点村,全村226户村民全部建档,其中224户被评定为文明信用户,符合条件的168户全部授信,授信金额为3170万元,实际签约金额2873万元。

  寿光农商银行董事长韩奎成说,寿光市已在全市975个村庄开展了整村授信,建档覆盖率达99.19%。

  目前,寿光共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金融服务站近2000家,全市授信近200亿元,评定文明新用户5万多户,发放贷款100多亿元。

  寿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朱金华说,满足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是文明实践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市,寿光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建在蔬菜产业链上,从资金、技术、营销、人才等四方面凝聚乡村发展新动能,拓展乡村振兴新路径。

  如今,寿光市洛城街道黄家庄村村民黄春平有了种植疑问、难题,喜欢在村内科普志愿服务群里找答案。

  黄家庄村275户中180户种大棚,但村民种植水平参差不齐,产量、收入相差悬殊。2018年底,村里建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始把村民组织起来,组成文明实践互助体,利用市镇两级专家和村级志愿服务队的技术优势,解决村民在耕种产销等环节遇到的问题。

  最初只有5支志愿队50名志愿者,现在达到了9支189人。“有了技术志愿服务队,俺们村的种植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黄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文明实践站站长黄春海说。

志愿者根据志愿服务积分兑换生活用品

  寿光组织市、镇、村三级农业专家、种菜能手组建“菜农之家”“蔬菜协会”等志愿服务团队、技术互助小组1200多个,在975个村搭建起“千村千群”服务平台,蔬菜视频云校、“点农网”“棚管家”等智慧服务平台提供线上直播、远程诊断、实时互动等农技服务,为菜农解决技术难题5万多个,推广新技术、新成果200多项。通过与菜农常态化对接、面对面指导、零距离服务,将数十万个“绿色大棚”建成“红色学堂”,实现了实践惠民、文明入心。

  作为农业大市,寿光市注重发挥文明实践“凝聚群众”功能,通过家乡变化和政策诠释“引凤返乡”,引导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等返乡人员创业,全市建设了18个重点农业生产园区,增强了农业吸引力。

  洛城街道褚庄村“80后”王建文回乡创业,创造了一分钟售罄10万斤羊角蜜、一个月销售75万斤贝贝南瓜的电商销售奇迹。2年时间,他利用天猫、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及众多社交电商平台,销售7000万斤寿光蔬菜,并创造“鲜馥”品牌,仅疫情期间,“鲜馥”电商直播230余场,线上交易额突破1.3亿元。

  古城街道前疃村张鹏、杨晓丽夫妇以前在寿光市区工作,2016年,他们听说村里规划园区返乡创业,建起了大棚,当年就收回了成本。“这两年我们新建了两个棚,家里盖上了新房子,日子越来越好了。”杨晓丽说。

  如今,在寿光,中青年已成为种菜管棚的主力军。近五年,寿光返乡创业、回村种棚人员增加了20.6%,仅洛城街道就有600名大学生回村种棚。

组织对菜农进行种植技术培训

  近年来,寿光充分发挥山东(寿光)农村干部学院、潍坊科技学院等院校和蔬菜产业优势,把传统农民培育成新型职业农民,先后开展了蔬菜标准化大培训、30万农民科技大轮训工程,全市技术农民达到2.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