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创建“党建+”引擎拉动七彩志愿服务 探索服务群众新模式
近年来,滨城区市西街道彩虹湖社区以党建为引领,整合辖区内的党员力量,为群众提供“七彩服务”,并按照“党建+”的思路,推动社区共建。随着服务团队、服务平台、服务机制不断建设和完善,彩虹湖社区逐步形成了“1756”社区治理模式,不仅实现了为民服务零距离,还使服务超越了社区的边界,为更多的人送去了快乐和幸福。
充分利用4000平方米大空间,最大限度地扩展服务阵地
“我经常到这里玩,这里有老师教我学习很多好玩的。”和很多小朋友一样,家住德坤华府小区的小女孩晴晴是彩虹湖社区的常客,不论是周末还是寒暑假,只要有时间,她都会跑到这里跟着志愿者老师学习书法、绘画等技艺。
“我们这里之所以吸引社区里的孩子和老人,是因为我们把40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大部分都变成了活动内容丰富的服务阵地。”彩虹湖社区党总支书记刘风云说。
按照“办公场所最小化、服务场所最大化”原则,彩虹湖社区不仅建设了“一窗受理、全科服务”大厅、协商议事厅、党代表工作室、人大代表联络站、党史馆、党员活动中心,还建设了青少年活动中心、中老年人活动中心、居民会客厅、有声图书馆以及滨州首家融合科普体验、艺术鉴赏功能的社区文化交流中心。引入社会力量,彩虹湖社区还增设了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星空家园感统训练中心,为特殊人群提供专业服务。
随着阵地的不断扩展,这里成为社区党建、社区治理、社区服务的“总部”。全科网格工作、社区四级联席会议、党员教育、党群活动、群众文体娱乐活动等,都在这里高效、有序地运行和开展。
千余名党员组建成七支核心服务力量,架起一道亮丽暖心的“彩虹桥”
“我们的社区名为‘彩虹湖’,名副其实,我们也有七支党员志愿服务队,选取彩虹七色代表不同意义,七支队伍进行了分工,既独立又合作地开展各类为民服务。”刘风云介绍,按照红、橙、黄、绿、青、蓝、紫分类方式,对辖区内的1093名党员,实施社区直管党员“红色目标式”管理、离退休党员“橙色帮带式”管理、“关爱型”党员“黄色帮扶式”管理、退役军人党员“绿色引导式”管理、“双报到”单位党员“蓝色双重式”管理、“两新”组织党员“青色激励式”管理、流动党员“紫色动态式”管理。
以党员分类管理为基础,社区先后成立了红色领航服务队、橙色引领志愿服务队、黄色暖阳志愿服务队、绿色迷彩志愿服务队、蓝色海洋志愿服务队、青色两新志愿服务队、紫色连心志愿服务队等七彩志愿服务队,创建“七彩服务队、党建志愿行”服务品牌。
自成立以来,七彩志愿服务队以“核心服务力量”定位自身,在不断开展自我培训的同时,积极开展党组织建设类、教育培训类、志愿公益类、文体活动类、便民服务类、关爱帮扶类等6大类23项服务活动。小到为群众理发、维修家电、快递送达、免费送菜,大到困难群体救助、就业帮扶、医疗帮扶等,都是志愿服务队的服务内容。他们在党员和群众之间架起了一道亮丽、暖心的“彩虹桥”。
服务活动高频次多样化,形成“党建引领、党群互动、资源共享”党员服务群众新格局
6月1日,“手拉手心连心共度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2日,智慧父母课堂家庭教育沙龙;5日,“绿色城市健康生活·优美环境小区自治”活动;6日,美育文化进社区之周末课堂美术课活动;7日,彩虹湖社区“义诊义剪”便民志愿服务活动、“粽叶飘香传温情”端午节活动……
这是彩虹湖社区今年6月的一段活动记录。可以看出,教育学习、便民服务、环境治理、文体娱乐、节日送温暖等各种各样的活动时常有。“活动是聚合志愿者力量,为群众提供服务的很好载体。众多的活动不断举办,就会让社区形成凝聚群众的磁场,把有着不同爱好、不同需求的群众逐渐吸引过来,共享快乐、共塑和谐。”刘风云说。
为达到活动常态化的目的,彩虹湖社区不断延伸“党建+”思路,以七彩志愿服务队为基础,引入社会力量,积极打造特色模式。社区妇联、残联分别打造了省级妇女儿童家园、“爱心妈妈工作室”、“爱心护航康复室”等项目;社区团委创建了青年志愿服务站;引入北辰、阳光社工等4个社会组织,组建了心连心艺术团、霞光艺术团等文艺组织。目前,彩虹湖社区已形成了“党建引领、党群互动、资源共享”的党员服务群众新格局。
刘风云说:“我们以基层党建为中心,组建了七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创新了网格化管理机制、共驻共建机制、‘社工+义工’机制、协商议事机制、服务优化机制等五项机制,打造了服务、学习、宣传、美育、活动、帮扶等六大平台,总结形成了我们自己的‘1756’模式。”
正是依靠在社区治理上的不断创新与探索,彩虹湖社区的软环境不断优化。社区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社区”“全国和谐示范社区”“山东省理论宣教基地”“山东省妇女儿童家园示范社区”以及滨州市“法治社区创建先进单位”“平安社区”“五星级服务窗口”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