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着力打造“四家一中心”城市管理爱心港湾
“党员之家”促交流。推广“把支部建在港湾上”工作法,以港湾支部为圆点,与毗邻南大街沿线的南洪社区居委、农商行党支部和福建商会党支部建立起“1+3”党建联盟同心圆,联盟吸收商户流动党员加入,依托主题党日、志愿服务、党建联席会等活动,使港湾成为辐射南大街沿线周边社区单位的党员活动交流中心。建立起“爱心港湾党建联盟”共建共议共享机制,在安全生产大排查、市容环境大会战、违法建筑拆除等重大任务中,充分发挥党建联盟的党建统领、服务群众作用,排查出各类安全隐患11处,发动周边单位和商户落实“门前五包”制度,积极参与到全区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中来,同时,协助做好南大街周边违建相关人员思想工作,拆除违建120余平米。
“群众之家”暖人心。秉承家的理念,关心关爱城市管理的一线职工,港湾内部配备了沙发、电视、饮水机、微波炉等设备,城市管理一线职工和户外工作者,在港湾内可以实现休息、饮水、热饭等服务功能,港湾成为他们的户外“加油站”和“暖心窝”。同时港湾内还配备了药箱、雨伞、充电线等物品,可以随时为市民提供应急服务。为了更多的实现港湾服务群众的功能,在港湾正面和侧面分别设立两块无光污染的电子屏,播放《新闻联播》《芝罘新闻》《芝罘湾畔》等时事,让党的声音、政府的工作飞入寻常百姓家;为了营造庆祝建党百年的浓厚氛围,七一前后,开展了“百个党史故事 十部红色电影”展播,让爱心港湾收获了一波“铁粉”,每天夜间都有一批固定观众前来观看,目前累计观影群众已达千余人次。
“职工之家”强服务。为了完善综合执法长效服务管理机制,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开启了“岗亭+港湾”的治理模式,6名执法人员进驻港湾办公,港湾提供延时服务,执法人员自早7:30到晚9:30期间全时段在岗。打造“蓝姐姐服务队”,作为日常沟通服务群众的一道“桥梁”,面对面为群众解答行政执法难题,对港湾辐射周边的市容秩序问题进行常态化巡察,有效保证市容环境秩序问题的即时发现和即时处置,真正把服务做到群众“家门口”,不断推动执法工作从刚性化向柔性化转变、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服务管理型标杆岗亭。
“志愿者之家”助民生。分发挥文明实践资源优势,打造志愿者服务平台,吸引、调动更多资源精准服务居民需求。每月15日固定与群众相约,通过共建吸纳启星、医大胃肠医院、爱尔眼科、大成开锁等13个社会公益组织、志愿团队入驻港湾,常态化为周边群众提供健康咨询、专家义诊、家电维修等“菜单式”志愿服务,形成了以港湾为核心,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志愿服务体系,让一线城管职工和居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组织的温暖。目前,已开展4次志愿服务活动,服务群众800余人次。
通过“四家一中心”城市管理爱心港湾服务品牌打造,进一步延伸城市管理系统为民服务触角,让更多的党员作用发挥在一线,让更多的服务力量积聚在一线,将爱心港湾打造成城市管理服务群众的新中心、新战场,让广大市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城市管理带来的实惠和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