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涓涓细流汇成爱的海洋——敬老爱老,我们一直在路上

2021-09-07 14:34:28   来源:山东文明网   作者:

当一天儿女。看到老人脸上洋溢的笑容,一切都很值得。

整理一次家务。帮助老人把家里的物品摆放整齐,将碗筷刷洗干净,避免夏天碗筷滋生细菌。

清理一次个人卫生。老人行动不便,个人卫生长时间得不到清理,志愿者给老人梳梳头,擦擦脸。

做一次健康管理。给老人量血压,询问老人最近的健康状况,为老人进行健康管理,已经成了社工每次拜访的固定项目。

  这是环翠区优秀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金晖助老”的活动场景,项目由共青团环翠区委联合华益社工,通过“五个一”活动,减少老人因社交不足引起的孤独寂寞感,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像这样的项目,环翠区还有很多......

  鲸园街道北仓社区“耆老无惑”半失智老人支持项目。为社区转介或主动寻求帮助的20位半失智老人及其家庭提供支持,开展“老有所医”养生坊、“老有所乐”康乐园、“老有所得”藏忆轩、“老有所为”互助巷四方面的服务,提高半失智老人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缓解照护者的身心压力,让半失智老人得到稳定的支持和保障。

  “暖心港湾”——农村特困老人帮扶志愿服务项目。由威海助力公益充分发挥志愿组织的优势,链接社会各个层面的为老服务资源,建设社会支持网络,改善自我认知状态,提升适应环境能力,为村里30位老人在健康、心理、日间生活中提供帮助,从物质、精神、生命关怀各个层面精准助老,提高老年人生活的品质和幸福指数。

  近年来,环翠区大力开展为老志愿服务,关注辖区老年人精神文化,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多举措、多渠道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不断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让老有所养,享幸福生活

  城乡统筹,改革提升,打造特困集中供养“环翠样板”。将居住在张村镇、温泉镇、桥头镇敬老院的农村特困人员逐步搬迁至区中心敬老院,让农村特困人员享受与城市特困人员同等生活保障和居住供养环境,同等享受到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心理治疗、临终关怀等多样化服务,实现居住环境一体化、服务管理一体化。同时,通过积极争取,多方沟通协调,逐步推行集中供养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城乡一体化。全区目前保障集中供养特困人员147名,集中供养率已达40%,高于全省、全市比例。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集中供养服务均等化,切实增强了广大特困人员的获得感、幸福感。

  推实事工程,享无忧生活

  建设老年餐桌,保障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采取“政府搭台、村居承办”的运作模式,建设农村老年餐桌,重点解决低保、高龄、独居、残疾、失能、留守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用餐问题。环翠区民政局对老年餐桌的建设标准、运营模式、服务群体等进行指导,环翠区统一设置门头牌匾。环翠区连续两年将老年餐桌建设纳入全区为民办实事项目,建成农村老年餐桌6处,并全部投入使用,受益老年人达158人,解决了农村老年人“一餐热饭”的问题。嵩山街道的竹园、温泉镇的小庄、羊亭镇的南郊等老年餐桌,还派专人每天三次为因腿脚不方便或年龄大不能来食堂就餐的31名老年人提供送餐服务。

  增智能化设备,享便利生活

  联合环翠区融媒体中心依托“最威海·是环翠”APP,开发“掌上社区”手机软件。老年人可通过该软件搜索社区周边的服务场所,共享资源便利;查找网格员、片警的联系方式,一键寻求帮助;实时了解民生政策,足不出户预约咨询;随时掌握社区动态、献言献策,积极参与社区治理。街道选取菊花顶、古北、花园等5个社区率先试点,经过5个月的探索实践,总结出既有固定版块又有社区特色版块的“6+N”版块模式,“掌上社区”手机软件逐渐成熟。

  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感受到惠民政策给自己生活所带来的改变。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生活幸福是我们的共同愿望,环翠区将一如既往关注老年人群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传递社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