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县:播撒志愿服务“满天星” 聚起基层治理“一团火”
以志愿者为主体,构建“10+N”志愿服务队伍体系
一是成立志愿服务总队。在县级层面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组建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移风易俗、沂蒙精神等10类专业化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二是成立各级志愿服务队。引导成立县直单位志愿服务队100余支、镇级志愿服务队60支、村级志愿服务队2000余支。三是积极扶持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壮大。涌现出点点义工联合会、公益文化教育联合会、沂蒙义工协会、学雷锋志愿服务协会等10余个规模较大的民间志愿服务组织。全县11.7万余名志愿者为广泛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以制度为抓手,完善三项志愿服务机制
一是完善注册登记、时长记录管理制度。依托“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通过培训会、下发操作手册等方式,引导各志愿服务队伍认真做好志愿者登记注册、志愿服务项目发布、志愿服务时长记录等工作,确保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完善志愿服务嘉许激励制度。出台《“满天星”志愿服务嘉许激励办法》,建立志愿者正面激励制度,以制度化为保障,从精神和物质层面给予志愿者嘉许,提升志愿服务的社会认同感,树立好人好报的价值观念,推动志愿服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2021年3月5日,举办“满天星”星级志愿者表扬大会,对30名优秀志愿者进行嘉许激励。三是完善志愿服务供需对接机制。依托“临沂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点单系统”,开展服务项目“供给侧改革”,坚持群众点什么、志愿服务就送什么,实现了供需精准对接,健康义诊、暑期学校等志愿服务项目深受群众欢迎,把志愿服务做到了群众心坎上。
以活动为载体,创新“志愿服务+”融合推进模式
广泛开展送技术、送健康、送文化、送安全、送关爱等志愿服务活动,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全面深入。
一是志愿服务+宣传宣讲,传播理论政策。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把传播党的新思想、宣传党的好政策作为首要任务。突出“中国梦·新时代·跟党走”主题,组建充实县、镇、村三级宣讲志愿服务队438支,广泛开展“永远跟党走”新时代宣讲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书记带头讲、志愿者结合自身讲等形式,把党的创新理论讲给群众听,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累计开展各类群众性宣讲志愿服务活动1300余场次,受众7.1万余人。
二是志愿服务+扶贫帮困,传递社会温暖。在探沂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探索建设“夕阳红颐养苑”“儿童之家”,切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活动——“幸福家园”建设工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农村群众急难愁盼的“一老一小”社会治理难题,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针对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困难党员等群体,组织开展“送温暖 贴春联”“满天星点亮微心愿”等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志愿者8000余名,张贴春联40000副,服务群众20000余户,点亮困难群体“微心愿”170个。在送温暖的过程中,志愿者们同时结合群众需求,开展扶贫帮困、健康义诊、卫生清洁、文艺演出、心理疏导等活动,让困难群体更深刻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爱的力量。
三是志愿服务+传统文化,涵养文明之风。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深挖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突出本地特色,每周末组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书法公益培训等志愿服务活动,让书香墨香飘进万家;不定期组织民间文艺志愿者开展手绣、糖画、撕纸等民间艺术进校园、进社区公益培训;举办沂蒙民俗艺术公益实践暨“留住乡村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讨会;组织开展“戏曲进乡村”“群星艺术大课堂”、暑期“满天星”文艺公益培训、禅茶文化、古法造纸体验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在传统文化的基点上,变“灌输式”为“互动式”、“概念化”为“形象化”、“理论化”为“通俗化”,使传统文化更加贴近群众、浸润人心,以文化涵养文明之风。
四是志愿服务+疫情防控,弘扬志愿精神。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费县积极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下发倡议书,组织吸收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网格员、民警、医务人员、青年志愿者等加入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伍,有序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在联防联控、防护宣传、便民服务、防疫消杀、社区排查等方面充分发挥志愿者的积极有效作用,让志愿服务成为疫情防控战线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疫情防控以来,全县5万余名志愿者冲锋在前,生动诠释了“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品牌内涵,营造了全民动员、共抗疫情的良好氛围。
五是志愿服务+城市创建,提升文明素质。结合文明城市创建,举行“例行勤俭节约 制止餐饮浪费”志愿服务项目、“我爱我家”创卫志愿服务项目启动仪式,组织志愿者广泛开展卫生清洁、环境保护、文明新风、公益宣传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设计印制“满天星”“例行勤俭节约”公益海报1万幅,深入推进《临沂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宣传活动,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增强群众的参与度、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