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雷锋精神带动“好人”增辉,“习语润心”燎原善城福地
作为全国、全省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县(市、区),我市坚持思想铸魂主线,以“习语润心”品牌为统领,全力构建万众归心的“红色殿堂”、群众身边的“百姓之家”,逐步形成了文明实践“龙口路径”、志愿服务“龙口模式”,并创新开展了“习语润心”雷锋驿站建设。全市14处镇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500余处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300余处雷锋驿站,1490支志愿服务队伍,15.9万余名登记注册志愿者,以服务群众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不断向人们传递向善向美力量,让道德散发馨香、文明闪耀光芒;以“星星之火必燎原”之信念,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为准则,努力在“最美龙口”积聚崇德向善、和谐文明的新风正气。
“习语润心” 释放“磁场”效应
“我们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忘初心为人民,接续奋进再出发,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2021年7月1日,“烟台市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曲绍安来到七甲镇常伦庄村,用一堂生动的党课,和该村干部群众一起回首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回望英雄的光辉岁月,回顾身边的楷模榜样。
“‘3’表示‘三个需要’,‘2’表示‘两个确立’,‘5’表示‘五大历史意义’,‘10’表示‘十个坚持’,‘1’表示牢记‘一个根本问题’,‘4’表示‘四个必须’,‘1’表示‘一次十分重要大会’,‘1’表示‘一个号召’。”2021年11月20日,在“习语润心”百姓宣讲团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研讨会上,“爱心奶奶”韩思惠一手举着小纸板,一手拿着笔,用自己学习总结的“3、2、5、10、1、4、1、1”数字记忆法,解读全会公报,方便大家记忆。
传思想、学理论、种信仰、育新人,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首要任务。
我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广布真理、启迪心智、凝聚共识、指导实践,主打“习语润心”百姓宣讲,成立百人百姓宣讲团,开展“理论轻骑兵”“文艺轻骑兵”进基层活动。用“小故事”讲“大道理”,用“乡土话”传“新思想”,第一时间把党的新思想、新政策传达到基层。2021年组建的44支理论轻骑兵和38支文艺轻骑兵,全年开展活动1300余场次,在政策理论宣讲、文化惠民活动中,强化思想引领,潜移默化影响群众。“搭建新时代文明实践载体,并不是简单地把所有东西丢进一个筐子里,而是借助已有优势推行区域化共建机制,打造出功能齐全的综合化平台,让基层文明实践活动真正聚人气、有活力、可持续,做到活动为民、便民、惠民。”
市委宣传部负责同志告诉记者。我市充分挖掘基层优势,精心培育、做强“习语润心”百姓宣讲、“志愿梦三角”、“大槐树下”等市镇村(社区)三级特色阵地品牌;引导道德模范、龙口好人、非遗传承人等优秀志愿者和热心公益、服务群众的优秀团体建立文明实践工作室,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志愿星火 燃起燎原之势
志愿服务是文明实践的主要形式,志愿者是文明实践的主体力量。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我市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实践,围绕“为老、为小、为困难群体、为需要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群体、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五项重点,发起“爱在龙口情暖春节”文明实践活动,全市14处镇(街道)实践所、500余处村(社区)实践站与社会各级志愿服务组织联动配合,释放志愿热情。“乡村复兴少年宫”组织开展“铜版刻新春”“我家春联我来写”“巧手剪窗花”等活动,引导青少年感悟年俗、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文联万家”文明实践志愿者深入各村、社区实践站开展“百县千村”书法惠民活动;“润心坊”联合阳光助残雷锋驿站,开展“小手拉大手”亲子教育心理辅导活动,为和谐幸福年提供心灵养分;今日龙口慈善义工队联合爱心企业、商家开展“真心‘针’意”暖冬行动,将爱心缝进棉被,温暖弱势群体;广大青年志愿者秉承雷锋精神,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志愿红”力量在车站、商超、景区闪耀、涌动,“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蔚然成风。
一名志愿者就是一点星火,一批志愿者便是燎原的力量。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我市坚持“漫灌+滴灌”思路,不断拓展项目外延和覆盖面。去年以来,相继组织发起防疫战疫、脱贫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各类活动达2.7万余场次。在做好“送服务”工作的同时,引导帮助基层农村自建志愿服务队伍,进而实现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服务。市妇联引导各村组建“巾烟红”志愿服务队,投身“美在我家”创建,开展“美丽庭院”展示打卡和“日行一善”文明实践等活动,全市已建成“美丽庭院”示范户19876户。依托移动大篷车不断拓展文明实践宣传和服务触角,活跃在城乡的300多个雷锋驿站,已经构建起一个功能完备、直面群众的“15分钟志愿服务圈”。
融入城市肌体和血脉的雷锋精神,已经成为“最美龙口”的精神坐标,成为“好人之城”日益传承的道德风尚,带动更多的群众“向善”“乐善”、传播“好人效应”,全市涌现出596名“龙口好人”,66人入围“山东好人”,15人入选“中国好人榜”,1人当选全国道德模范。
用活载体 精准对接需求
2月2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公益赋能,乡村振兴——龙口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农村公益创投项目大赛”在市工商联大酒店举行,16个社会组织负责人针对28个项目试点村,围绕助弱扶困、法律权益、关爱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养生健康、村居治理、应急安全培训七类基层需求设计的项目,通过PPT的形式作了精彩讲演。
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农村公益创投项目,是我市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入基层、扎根农村的创新性探索,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引导社会组织深入农村,帮助农村孵化本土志愿服务队伍、打造本土亮点项目、培育特色阵地品牌、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正在融入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等方方面面。
在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过程中,我市强化互联网思维,通过引入微信小程序、微信工作群、微信公众号、融媒客户端等网络资源,让文明实践“e”起来。开设“龙口文明网”“习语润心”微信公众号,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传递基层声音,发布新时代文明实践相关活动;利用“志愿龙口”网上管理平台,实现“点单”“派单”“接单”相贯通,让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更加智能化、便捷化、高效化。目前,“志愿龙口”网上管理平台已注册志愿者15.9万人,注册志愿服务队伍1490支,开展各类活动5.4万场次。
与此同时,我市充分利用图片、文字、音频、视频、H5等方式丰富实践形式。文明实践志愿者结合自身特点和职业特长,录制三句半、顺口溜、快书快板、手语舞、散文诗歌朗诵等音频、视频,宣讲理论政策、倡树文明新风;通过开展手机晚会、网络联欢、“新农村·新生活·新农民”美丽课堂“线上”进家庭、“一封家书纸短情长”优秀家书展播等活动,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共筑文明实践“同心圆”,滋养文明实践“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