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暖人心 基层治理添活力
日前,记者深入我市基层社区,探访那些一直默默奋斗在基层一线的志愿者们的感人故事。
“挎包服务队”以老助老 唱响“焕发老年青春”旋律
每天清晨、晌午、傍晚,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活跃在市中区大观园街道辖区的小巷、社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让辖区更加干净、整洁、有序。其中,有一支“银发”队伍格外引人注目——“挎包服务队”。这是一支平均年龄68.3岁的志愿服务队伍,自2014年组建至今已有112名成员。他们身挎印有“为人民服务”字样的军绿色挎包,走街串巷、登门入户,以老助老、服务居民,用实际行动践行“金邻居、银亲戚”这句俗语,唱响“弘扬雷锋精神,焕发老年青春”主旋律。
名辉豪庭社区新“心”助餐联盟成立
自成立以来,“挎包服务队”为辖区空巢老人登门服务4200余人次,为老党员“送学上门”980人次,解决民生难题300余项,在为社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加强邻里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社区和谐稳定。该队伍及成员先后获得“济南市第三届责任市民”“济南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等荣誉称号,成为市中区家喻户晓的明星志愿服务队伍。
近年来,市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积极发动全区干部职工和广大市民群众化身文明实践志愿者投身文明创建,全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先后5000余人次参与文明创建,让文明之风吹遍城区每一个角落。在党员志愿者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到队伍中,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形成“党员干部走在前,人民群众齐参与”的良好态势。
在二七新村街道,广大党员干部不畏艰辛、深入一线,带头开展垃圾清运、广告清理等整治行动;陡沟街道成立攻坚应急队伍,针对小庄村及周边村居、道路和大庙屯片区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如今,市中区广大党员把“争当先锋,奋力突破提升”转化为立说立干的实际行动,开足马力,全力冲刺。
党员志愿者随叫随到 擦亮“全民幸福”金字招牌
“只要是咱们社区需要,无论是疫情防控,还是居民需要帮助,我都随叫随到。我是党员,为人民服务嘛!”董燕是一名68岁的党员志愿者,她是历城区全福街道航运路社区第七党支部书记、社区董大姐工作室的“董阿姨”。
多年来,董阿姨古道热肠、助人为乐,作为航运路社区明福苑小区的业委会主任,她牵头解决明福苑小区保温层加装、路面坑洼不平的问题……社区邻里节、雨季防汛、邻里互助、慈善捐助,她都积极参加、热情投入。不管谁家有了困难,她都跑前跑后、嘘寒问暖,帮助解决;生活中,谁思想上有了疙瘩,她总是想方设法帮助解开。
在全福街道下辖的16个社区,有很多像董阿姨这样的党员志愿者,其中有在福鑫苑社区几十年坚持用相机志愿记录全福变化的马卫国、在清河新居社区带头捐款捐物为民服务的张兆强,名辉豪庭社区的学习达人、唠嗑团骨干志愿者石玉华,“两新”组织区人大代表、“90后”企业家张波……
全福街道以各类创建活动为载体,加强居民道德建设,营造崇德向善浓厚氛围。街道制定完善了居民公约,将社区公示栏、楼道等宣传阵地充分利用起来,深入开展“当文明人、做文明事”主题活动,充分利用元旦、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居民群众开展丰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社区好人”“文明家庭”“出彩人家”等评选征集活动,评树身边典型,传播正能量,引导居民自觉维护公序良俗和公共道德,在街道社区推动形成人人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风尚。
今年9月以来,全福街道开展系列党员教育活动,创新性地在荣盛商圈成立“新新”驿站和“新新”流动党支部,开设“小哥课堂”,为首批13家爱心商户挂牌,共绘“暖‘新’商家红色地图”,组建骑手志愿服务队,将大型新业态商家纳入社区“红色发展联盟”,定期开展民主协商会议,助推新就业群体融入社区基层治理,用实际行动擦亮“全民幸福”金字招牌。
实施社区工作者“定岗网格”管理 做优“最后一公里”精细服务
“最近天冷了,晚上就别出门了,需要买啥您给我打电话,我给您送上来。”近日,济阳区济阳街道华阳社区第一网格社区工作者小张在小区党群服务驿站耐心地给吴大妈解释。刚来社区工作不久的小张,不仅是一名社区工作者,还是一名专职网格员。有事及时上门帮忙,闲时入户拉拉家常,“俺家的大小事,现在都有网格内的社区工作者们帮忙张罗,真的感谢他们。”说起华阳社区的社区工作者们,吴大妈赞不绝口。
今年以来,济阳聚焦高质量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大力推行城市社区工作者“定岗网格”管理,推动工作力量进小区、进楼栋、进家门,切实做优“最后一公里”精细化服务。
平阴县志愿者张倩倩在服务平台发起志愿服务项目
如今在济阳各社区,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儿就是组织辖区社区工作者召开一次碰头会,专题听取他们的日常工作亮点、难点、隐患点、矛盾点情况汇报,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分析研判,适时调整工作方式和工作重点,更好地服务网格群众。
“刘姐,下午3点社区召集大家和新入职的社区工作者见面,记得准时参加。”在接到社区会议通知后,小张第一时间将通知传达给配合她包联网格的2名队友。为充实网格工作力量,济阳区按照网格员、楼道长、志愿者等3—5人网格团队的标准配置到每个网格,“组团”开展网格内协商议事、为民办事等活动。
为进一步巩固完善民情民意访谈制度,济阳还在全区推行“民情台账”制度,社区工作每人一本“民情台账”,要求社区工作者们走楼串户,将居民的家事、愁事以及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一造册登记,动态跟踪反馈,从制度上让社区工作者“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
“志愿蓝”扶老救困与爱同行 成为大街小巷最亮眼底色
如果温暖有颜色,那一定是“志愿蓝”。在平阴县锦水街道,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披蓝马甲,活跃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他们心怀大爱、无私奉献;他们勇往直前、不畏艰险。他们,便是百姓身边的志愿者!
他们中有老党员、先进模范、退役军人、热心居民、老干部等等,在核酸检测、卡口查验、数据登记、夜巡管控中充当“主力军”贡献着志愿力量!他们用执着和坚强践行铮铮誓言,他们用责任和担当绽放时代光芒,他们用无畏和汗水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铁壁铜墙!可以说,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每个人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市中区志愿服务暖民心
在龙桥村有位70多岁的老奶奶,丈夫身患癌症,她仍然投身志愿服务,并经常把水烧好送到工作人员手中,她忙碌的身影和朴实的话语,让每一个接触她的人都备受感动、倍感温暖。还有锦水玫瑰苑社区爱心艺术团队员们主动参加疫情防控,每次全员核酸检测,都提前到场搬桌子,拉电线,设置隔离带,当工作人员到场时,他们已经把工作现场准备得井然有序,并一直坚持到结束。在派出所协助随访的志愿者,甘当疫情防控的“侦察兵”。电话一次次拨通,对方可能不接、可能挂断、可能不配合,甚至是无理埋怨、出口伤人。不管上一个电话沟通多么不畅,不管受到了多少不理解和不尊重,他们都快速调整情绪,立马热情满满地拨通下一个电话。
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从事不同的职业,但志愿者们都是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不论节假双休、不畏刮风下雨,都是到岗到位、无怨无悔。如今平阴已招募志愿者2000余人,累计举办志愿服务活动3700余次,志愿服务时长3万余小时,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温暖了一座城、点亮了一颗颗心,而“志愿蓝”也成了大街小巷最亮眼的底色。
你来“磨刀”我来“巡河” 志愿服务用爱守护家园
“鲁叔叔,我家这把刀帮我多磨一下吧,实在是太钝了。”10月18日一大早,天桥区工人新村南村街道朝乐磨刀队的队员们再次集结,在枫叶广场上为居民提供免费磨刀便民志愿服务。活动现场,磨石沙沙作响,不一会儿就把刀打磨得锃亮,焕然一新,队员们熟练的技术受到居民们的一致赞赏。
前些年,在街头巷尾市民都能听到磨剪子、磨菜刀的吆喝声。后来,会磨刀、磨剪子手艺的师傅越来越少,也没有这样的专门店铺或是摊位,很多居民平时想磨菜刀时很难找到磨刀师傅,而自己又不会处理,只能购买新刀具。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在西区社区党委的号召和组织下,朝乐磨刀队应运而生,从2015年成立至今已历经七年风风雨雨,虽然志愿者队伍人员有变化,但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丝毫没有改变。
跟磨刀队一样,南村街道还有一支“河小工”工商河护河队,也在定期完成自己的“志愿行动”——巡河。今年,天桥区重点打造了工商河开埠文化风貌带,如今已成为附近居民最喜欢的亲水休闲公园。为了守护家门口这条美丽的河道,南村街道居民7月初自发成立了“河小工”护河队,目前已招募几十名志愿者,每天坚持早晚巡逻,风雨无阻,身体力行爱河护河,为打造美丽工商河贡献着力量。
“我在这里住了一辈子,工商河的变化我看在眼里。现在河里再也没有臭味,清澈的河水让人心情舒畅,我每天晚上都要来逛一逛、走一走。”志愿者成员朱明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