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美丽村庄村民建 魅力山乡添新彩
近年来,沂源县整合山、水、人、园、景等资源要素,以“改善人居环境、保护文化底蕴、开发特色产业”为目标,统筹布局村镇公园建设。同时,与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相结合,通过打造村头小微景观,实现从治脏治乱到提质塑景的转变,为山区农村人居环境提档升级提供了全新的生动实践。
共绘“规划图”
冬日,漫步在村中的公园里,沂源县南麻街道贾家庄村村民崔太珍觉得心中有满满的成就感。
“我们村的公园很多地方是大家伙共同参与设计、施工的,值得来看一看、玩一玩!”她骄傲地说。
回忆起村委会为确定村中公园、景观小品设计方案,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征求村民意见那天,崔太珍清楚地记得大家的发言非常踊跃。“有人说公园要为村民提供休闲娱乐、健身锻炼的良好环境,村民可以在夜晚进行唱歌跳舞等活动,有人希望它够大,够敞亮,能突出新时代新农村的风貌,体现我们村的独特之处,还要有吸引年轻人回村的景点。”崔太珍说。如今建成的公园果然为村民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大家再也不用等到周末带孩子去城里才能游玩,在村里就拥有了自己的健身娱乐之处。
发动群众搞设计,坚持为村民而建,是沂源县在建设村镇公园时采用的工作思路。当地坚持规划、设计全过程让村民参与,突出村委会和村民在规划编制中的能动作用,中心节点由专业公司设计为主,景观小品以村民自发设计为主,形成的规划都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规划主要内容纳入村规民约,真正使规划设计体现村民意愿、更加符合本地实际。
同时,在一些村庄,用的还是村里的原生建筑材料,由本村建筑工匠施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挥村民能动作用。
“通过把整治建设的主动权、话语权交给村民,让大家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规划设计、参与施工监督、参与日常维护管理,引导广大群众建设自己的美好生活‘小天地’,村民们拥有了满满的获得感!”南刘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马春霞说。
落实“建设图”
村庄公园建设从哪里切入?建设所需要的土地从哪里来?经过调研分析,沂源县决定从群众反映最强烈、见效最快的环境整治入手。
19 岁的房庆洪是燕崖镇计宝峪村村民,在他的印象中,以前村子里经常能看到乱堆乱放的柴堆,尤其是村头的那块场地,脏乱差,不堪入目。
正是依托人居环境大整治大提升,沂源县各村庄清理垃圾堆、拆除乱搭乱建、整治断壁残垣,既解决了长期影响群众生活的老大难问题,也为小公园、小游园建设清理出了空间。
“环境整治后,站在半山腰上向村子里望去,真是一派恬静祥和的景象。脏乱的柴堆不见了,走街串巷,村民们也不会两腿泥泞,村里的好风光还吸引来了观光客!”说起自己的村庄,如今已成为大学生的房庆洪充满了自豪。
据了解,在6个月的时间里,沂源县全县467个行政村共清理垃圾9000余堆,拆除乱搭乱建、乱堆乱放1.1万余处,整治断壁残垣和闲散院落856处,拓展建设空间近1万平方米;同步配套开展美丽庭院、美在家庭建设。项目建设中,抓自然布局、融当地特色,不搞大拆大建,注重个性美,根据各镇、各村产业、生态、风貌等进行分类打造,全面彰显一村一品、一村一韵。
在大张庄镇东唐庄村,提起村里的变化,爱跳广场舞的村民房成华乐开了花。她说:“村内有些空闲地、倒塌的院子周围长满杂草,蚊虫比较多,晚上出来跳个广场舞都被蚊子围着转,蒲扇不能离手。现在房前屋后、村庄道路两侧全部清理、平整后进行了绿化,村里统一管理,夏天喷药,蚊子苍蝇也少了。四季都有人修理剪枝,环境更加漂亮啦!”
在悦庄镇下龙巷村,村民解建国也实现了自己多年的心愿“以前我们村村内破旧不堪,残墙断壁,可以说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出行困难,孩子和老人也没地方休憩,老百姓都这样说,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像城里的人一样,有地方跳舞、打牌、下棋。”他说:“现在通过环境整治,污水沟没有了,垃圾堆没有了,残墙断壁没有了,有了花园、有了绿化、有了休闲场所、也有戏台子了,孩子有地方玩耍了,打牌下棋也有地方了,晚饭后有地方散步了,环境越来越好,大家的精神面貌越来越好了!”
打通“转化图”
沂源县多山多水,素有“山东屋脊”“齐鲁水塔”之称,资源禀赋良好,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在建设村镇公园过程中,当地积极借山借水,依据山势、河流走势进行布局,以山为根、以水为脉,突出生态原貌,主张就地取材,乱石铺就石板路,杂木砌成艺术墙,同时,保护好村庄传统风貌、空格格局、历史轴线,打造出一批具有沂蒙山区特色的村庄风貌,将生态禀赋、红色文化和富民产业有机融合起来,让优美环境变成摇钱树。
秋风染尽陌上花,粉黛丛中乱子草。石桥镇分水新村以河流水系为脉络,种植粉黛子、冬青、玉兰等花卉,打造了粉黛子公园。公园依山傍水,景色优美,尤其在秋季,微风拂过,粉黛子花海如粉如黛,温柔梦幻,让人仿佛置身童话世界。
前段时间,游客孙庆梅前往当地游玩,沿途经过村庄时,错落有致的庭院和干净整洁的街道给她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漫步公园中,精心设计的冬青、玉兰和粉黛子交相辉映,远处的小河蜿蜒流淌,清澈见底,河边的柿子树上,金黄色的柿子硕果累累。美丽的风景,淳朴的民情,感觉不虚此行。”她称赞道。
通过把村镇公园建设与发展村庄美丽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沂源县积极拓展农文旅融合、乡村旅游等农业农村新业态。例如,在西里镇,当地规划建设了“沂源红”苹果产业会客厅等项目。该项目以西里镇红源新村为中心,围绕当地樱桃、苹果产业,打造“赏花、避暑、采果”产业全链条,把田园变景区,把农家变客舍,把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资源,走出一条美丽生财的好路子。
69岁的红源新村村民公培圣说:“以前我们村,就是个普通的小山村,家家户户靠种地卖苹果为生,收入甚微。现在通过‘沂源红’项目,我家的苹果比邻村每斤高出1元多,还能为游客提供农业科普、采摘体验等特色文旅项目。除了卖苹果,旅游观光的游客带动了民宿、饭庄的红火生意,村民腰包真正鼓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