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重在“和美”

2023-02-24 09:28:52   来源:中国文明网   作者: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近日正式发布,强调要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这是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之后,作出的最新具体部署。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美丽乡村”到党的二十大强调“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美丽乡村与和美乡村,一字之变,内涵极丰极深。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对乡村现代化内涵和目标的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我国自古以来崇尚“和”的理念,讲求惠风和畅、人心和善、和衷共济。与美丽乡村相比,和美乡村强调乡村塑形与铸魂并重,以“和”的理念贯穿始终,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确保农村人心向善、稳定安宁。和美乡村中的“和”是内在属性,“美”是外在表现,二者是“一体两面”的关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从“美丽”到“和美”,不仅丰富了和谐共生、和而不同、和睦相处的乡村文化内涵,也进一步明确了培育和打造有良好就业创业环境且保留农味乡韵的宜居乡村奋斗目标,反映了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和期待。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实现了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深入推进,综合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业兴村强、民富人和、美丽宜居、稳定繁荣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渐次铺展,为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必须看到,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历史欠账仍然较多,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还不够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待提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紧紧围绕逐步使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这一目标任务,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宜居宜业,“塑形”当先;和美乡村,“铸魂”为要。较之城市,乡村虽小,却关乎广大农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建设基础设施完备、公共服务普惠、乡村文明繁荣的多元乡村,是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重要举措,也是亿万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是逐步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健全规划引领机制,适应城乡格局、乡村形态变化,优先安排既方便生活又促进生产的建设项目。构建乡村风貌引导机制,把原生态乡土特点彰显出来,把现代化生活元素融入进去,留住乡风乡韵乡愁。完善农民参与机制,尊重农民意愿,为农民而建,引导农民全程参与乡村建设。二是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立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实现从形式上的普惠向实质上的公平转变。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实行县乡村统筹,不同层级明确不同建设重点,实现功能衔接互补、资源统筹配置。三是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创新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推动乡镇赋权扩能。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四是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农村现代化,不仅物质生活要富裕,精神生活也要富足。着力塑造人心和善、和睦安宁的乡村精神风貌,增加富有农耕农趣农味、体现和谐和顺和美的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通过制定规范、党员干部带头示范等方式,狠刹不良风气,努力成风化俗。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今年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守好“三农”基本盘,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进展,才能为农业强国建设夯实基础,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战略支撑。(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