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沉的力量
保护好文化遗产。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必须像保护眼睛一样加以保护。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强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梳理,科学管理文物和文化遗产,系统收集历史典籍资料,分级分类保护革命文化纪念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人故居等文化资源,全力抢救和修复濒危文物,对偷盗、贩卖文物和文化遗产的行为,加大打击力度,从严从重处罚,持续释放“保护文化、人人有责”的鲜明导向。
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发扬光大,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既能坚守本源,又能与时俱进,不分国界、不分地域、不分民族,在守正创新中取长补短、择善而从。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充分运用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文物展览、文化论坛等平台载体,创新人文交流方式、丰富文化交流内容,积极参与世界文化对话交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真正做到“集百家之所长,融百家之所思”,不断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让传统文化深入生活。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键是让其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与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相结合,以“接地气、冒热气、起实效”的形式,把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开来、传承下去。要紧贴生产生活实际,深度挖掘城市历史文化价值,加强美丽乡村文化建设,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让群众随时随地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要充分利用报纸报刊、电视网络、党群阵地等线上线下资源,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润物无声、化风成俗,在全社会营造“向上、向善、向美”的浓厚氛围。
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只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我们才能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