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好人”杜介勋:“有纠纷,找老杜。”
1970年10月出生的杜介勋是潍坊市昌乐县朱刘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所长、“老杜工作室”负责人。“有纠纷,找老杜。”提起老杜,当地很多打工者都对他感激不尽。自2001年从部队转业以来,他扎根基层20余年,带领工作室成员,大到劳资纠纷、工伤纠纷、人事纠纷,小到邻里纠纷,“一网尽收”,为企业职工和农民工依法追回损失1500余万元,先后获评“潍坊好人”“山东好人”。
磨破嘴皮跑断鞋底只为讨回公道
“山芋再烫,必接无疑”,是杜介勋的一贯作风。本着这样的胆识和担当,没有老杜不敢面对的难题。
2020年6月20日,昌乐县朱刘街道聚焦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整合部门资源优势,由杜介勋牵头成立了“老杜工作室”,由过去单一调解劳资纠纷延伸到参与调处化解全街道的矛盾纠纷,并总结提炼了“一二三四”工作法,创新提出了“党建引领,人民至上;网格覆盖,群防群治;整合资源,部门联动;线上线下,畅通渠道”32字乡村治理工作模式。
翻开“老杜工作室”的纠纷档案,内装的“情况说明”“潍坊12345承办单”等资料,便是一整套办事流程涉及的材料。一纸协议、一个指印看似简单,但杜介勋经手的,大多都是数额大、情况杂的难案。2021年8月份和9月份通过市长热线接到两起欠薪劳资纠纷。接到诉求后,他带领工作室成员,会同社区、综治办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勘查、调研,彻底摸清摸透案件实情。查看双方合同协议后,又多次跑工地,找建筑方、分包方谈判,给他们算清法律账、经济账,不厌其烦地进行劝导。“难就难在找准矛盾双方平衡点,100多万不是小数额,用人方哪能一下子接受?”一次不行再一次,一轮不行再一轮,几经磨合周折、几经劝解调处,2021年10月,终于为十几名工人一次性讨回欠薪112.5万元。
大事小事都要付出100%的努力
“老杜工作室”东墙的一排锦旗中,有一幅装裱的字画颇为精致,上面写有“斡旋”二字。2021年3月份,朱刘东村一村民房屋因项目施工导致雨水倒灌,引发纠纷,村里怎么劝都不听。于是老杜介入调解,他第一时间查看房屋,了解实情,经鉴定,房屋为修缮级别。在赔偿事宜上,面对这名村民“狮子大开口”,他又拿出公正合理的预算方案,并征求本人意见,后来经过与施工方多次协商,最终达成赔偿协议,化解了矛盾。从开始着急上火到最后满意而归,从起初质疑不安到心悦诚服,在这名村民眼中,千言万语已不足以表达对老杜的感激,“斡旋”是他对老杜工作最深切的感受。“不论矛盾双方是谁,决不能以一方利益牺牲另一方利益”,在老杜看来,要让来访群众息诉罢访、握手言和,就要做到有理有据,公平公正。
群众心里暖和是我们最大的欣慰
老杜的真诚和满腔热忱,每个找他办事的人都能感受到。“我的手机里面有3500多个联系人,除了亲戚朋友100来个,其他全是找我调解过纠纷的。”老杜说,办完纠纷,后续有需要再找他,直接通过微信就很方便。在都南村,有一户李姓人家,妻子是二婚,育有一子二女,享受低保待遇,可因某些情况被认为不符合政策被取消了低保,为此李某找到了老杜。通过多方了解,其儿子和妻子都患有精神病。为确定情况,老杜全程陪伴进行精神病鉴定,并为其儿子办理了低保,还安排了公益岗位。每年增加的6600元收入,让一家人的日子不再那么紧张。后来李某生病,老杜又为其协调办理临时救助资金,更是解了燃眉之急。
老杜就是这么尽心尽力。他曾经含泪暂别正在住院的86岁老母亲,连续20多天吃住在工作室,为7起欠薪案件协调奔波,直到案件全部调解完成才赶回医院照顾母亲。面对群众的感激,“没啥好说的,都是本职工作”,一句话简单直白,却包含着老杜无尽的心血与奉献。